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的读写训练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陆贵芳
[导读] 读写作为学生学习语言必备掌握的技能,需要语文教师提高对其的重视,并加强相关能力的培养。读写训练在小学语文的高年级的学习中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推进其教学效率的提高,重视学生的读写训练。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杨柳井乡中心学校   陆贵芳   663304

摘要:读写作为学生学习语言必备掌握的技能,需要语文教师提高对其的重视,并加强相关能力的培养。读写训练在小学语文的高年级的学习中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推进其教学效率的提高,重视学生的读写训练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每一个学生的读写能力一般并无多大差异,但是经过几年的训练,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就会有能力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有调查表明,那些经过相应训练的学生的读写能力水平比那些未经过训练,或者训练不足的学生,能力更高,更适应后期的学习,且语文成绩更好。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加强学生的读写能力的训练,以此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高年级课堂;读写训练
         引言:下面是笔者对当前小学阶段语文读写训练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大家认识到我们为何要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读写训练。
        一、目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读写训练的相关问题及分析
       (一) 目前课堂的教学状况
        经过相关的调查,我们发现不管学生是在进行阅读训练还是写作训练,大多数学生的读写效率并不高。与此同时,在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学生更多时候只是听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而自身却没有时间进行思考,甚至很少动笔,即使有些学生做了笔记,他们的笔记也只是将教师的板书框架进行了搬运,没有进行思考;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他们也只是根据老师所提出来的题目绞尽脑汁地去凑成一部看似完整的据题作文,学生之间很少进行相互交流,并且学生和教师的沟通也是很少,因此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大多都是不完善的。这样的现状让我们能够想象到学生会对写作的兴趣很少,想象力也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对于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没有多少有益的作用[1]。
       (二) 阅读教学的相关分析
        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对于课本阅读的不重视以及不认真思考。而且又因为传统的语文课文教学模式,导致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大多都是将课文进行分段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内容以及句子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课文无法进行深刻的理解,因为课文的影响力已经被教师的分解削弱了,不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上的体验,同时教师也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没有对学生进行文章上的深刻引导。



       (三)写作教学的相关分析
        在写作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推进学生的写作,大多是安排了很多的扩写以及缩写,又或是看图写作等,以此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虽然方法多样,但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也只是按照课本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述,这样的短期训练,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但是这个水平是有限的。若是长期如此,很容易让学生陷入一个固定的写作模式,让学生习惯于按照题目进行被动写作,若是没有题目,就让学生写作,这时候学生是很难写出来,因为学生的写作模式已经固定了,很难通过自己的想法思考以及感情方面进行写作的抒发,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可能陷入瓶颈,甚至不能用语言来表述出心理的想法。
        二、加强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读写训练的相关策略
       (一)欣赏精彩片段,做好素材积累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由编者们进行精心的筛选以及相应的改编而得的,因此教材中的课文不仅文章质量较高,它在情感上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容易推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在进行高年级的语文的读写训练中,需要由教师耐心领导学生展开对课文精彩片段的欣赏和品读,然后从文章的情感、构思以及相应的文章结构进行不同方面的分析理解,以此提高学生对作者立意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将其转化为自身写作的经验,做好素材的积累,以此有效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2]。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灵感
        只有熟悉的事情才能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读写训练的时候,可以更倾向选择能够激发人们情感以及情绪的现实生活,也只有和人们有着密切关系的现实生活,才能更好的给予学生更多的灵感。所以教师在进行读写训练的时候,尽可能将现实的素材与其进行融合,帮助学生在进行相应阅读写作的时候,能够学会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行相应的表达,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写作,让其内容的可读性提高,且增强学生写作内容的充实性。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现象,那就是将辞藻华丽且优美的句子进行拆分然后再组合成一部自己的作文,他们这样的写作结果,让其写作变得空洞且情感匮乏。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由此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灵感的迸发,让自己的写作内容变得充实可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知道在语文教学中,读写是一体的,只有学生的读写能力都有所提高,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读与写是一项相互促进的能力,想要提升写作能力,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重点解析经典文章的魅力,带领学生能够在语文这个大课堂中尽情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才华,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相如.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阅读训练的思考[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1).
[2]赵滢.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训练[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10):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