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鹤田小学 朱小苗
【摘要】 你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感觉幸福吗?当看到学生被大堆教科书、复习资料书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当学生的思想、思维在课堂上被老师五花大绑的时候,当教师在讲台前“河东狮吼”的时候,你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会感到幸福吗?
【关键词】 幸福 数学思维 数学课堂
教育其实就是用爱心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用欣赏敲开学生愉悦的心门;用激情点燃教学艺术的智慧。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应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但在我们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每次有信心的备课上课,有激情地去上课,而学生反应却是冷淡,漠然让课堂从 “枯燥”走到“凋零”。之后教师可能会大发雷霆或者教师从激情走向“无情”。当然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或者是乖乖就范,那么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会幸福吗?从学生的面容上就能看出他们的“痛苦”。那就让教师释放自己在课堂上的教法,减负提质,在课堂上让你的学生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吧。
1、让优美的语言走进数学世界
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浙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轴对称图形》一课,我在实习时听了很多这样的课,也看了很多的这样课件与教案,但总感觉不到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美丽的轴对称真真切切的走进学生的心里。在一次无意中,我看到了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上的《轴对称图形》的详细教案,看到了这样的引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轴对称图形’的世界,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不止这些。仰望苍天,俯瞰大地,拥有生命的地方,何处没有对称的足迹?看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那翱翔天际的大雁、白鸽;那横跨天空的彩虹,片片翻飞的落叶,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张绽开的笑脸,你难道没有感受到对称的力量吗?有人说:是因为美,大自然才选择了对称。同学们,如果大家深入地想一想,这当中,仅仅是因为美吗?”伴着老师诗情画意的缕缕传递,此时此刻,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大自然的伟大杰作:奇异的山、水中的倒影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没有雕饰、不着痕迹的轴对称图形……孩子们沉浸在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中,相信他们的思维已经飞出了课堂,飞向了遥远的数学世界。这种亦诗、亦歌、亦画的优美语言深深打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课上也可有这样优美的语言,也让学生真实地走到美丽的数学世界。
2、让数学思维绽放出绚丽四色
数学课堂是充满睿智、绽放思维火花的课堂。正如现在热播中的《快乐星球》里丁凯乐所说:数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学好数学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提高我们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把数学上的知识填鸭式的灌给学生,因此数学教学应成为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改善学生思维方式的活动。
3、让师生交流变成快乐的天堂
数学课堂教学应打破陈旧的??“全堂灌”教学,打破教师的主讲地位,打破学生只听不言的场面,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上以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学习空间,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全部交还给学生。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独到见解,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要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老师写几句鼓励性评语常使同学产生成就感,这是提高学生进取心和创造性的良好契机。
所以,教师只有在课堂中很好的扮演着支持者,辅助者,指导者的角色,发挥好组织,诱导,调控服务,精讲点拨和目标引领的作用,以此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这才是事半功倍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仅停留于表面上的欣赏、认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应是组织学生思考、体验:“他的方法棒在哪里?”“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别人的思维方式,学会在比较中择优,交流中欣赏,合作中分享,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养成不随意附和他人意见,能有理有据评价他人活动的个性品质,实现学生在互动中生成、提高的效果。
4、让学生的课堂上的习题作业当“作品”来欣赏
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的作业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作业不是一种单一的、枯燥的文本,而是一种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课堂上的习题作业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和生长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经历,应该是愉悦的。课堂上学生作业的展示是学生展示自我,挖掘自我,挑战自我的一次机会。那就让教师与同学共同来欣赏同学们课堂上的习题作业吧。在这过程中,可能学生的作业没有美术作品那样有深沉的韵意,但无论是怎样都能找到他的“闪光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的就当“作品”来欣赏吧。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正用他们的智慧营造出一道道绚丽多彩的作业风景线。作为教师,应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张开智慧的翅膀,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空,从而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心理学研究表明,乐观的良好智力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常的记忆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提高智力活动水平。“快乐数学”追求的是引领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内在美,让数学进入内心世界,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丰厚的人格内涵的滋养,提升生命的质量和品位。把数学课堂教学看作一门艺术,让数学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像诗一样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像诗一样充满想象和创造,是教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陈惠芳.《触摸教育的风景》 长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8月份。
2、郑强.《中数学课堂教学的55细节》 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8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