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恰当把握算理与算法的度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曾月丽
[导读] 小学是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也要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思维能力。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第二小学   曾月丽  571700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也要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最为基础的一个内容,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不断提高计算准确度,为其数学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其中想要让学生较好的掌握计算这项能力,不仅要让其扎实掌握计算方法,还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教师也要采取算理与算法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恰当把握算理与算法的度这一课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算理;算法;结合教学;小学数学
        本文将以苏教版三年级小学数学教材中《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知识点为例,通过具体的立体分析算法与算理之间度的把握,简要阐述教师如何通过算法与算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计算方式的同时,能够针对其中体现出的算理进行理解,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计算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与综合水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学生最开始接触的除法计算内容,这一部分教师要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今后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1、关注教学内容,促进计算方法的自主迁移
        数学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师要想将算理与算法有效结合教学来发挥价值,一定要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知识点之间的一些转换来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算法和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逻辑的形成。比如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例题,引导学生回忆之前“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点,比如教师可以由“6÷2=3”的算法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思考,教师要从“6个一除以2得3个一,6个十除以2得3个十,6个百除以2得3个百”这些计算结果中引出算理的内涵,体现算理的意义,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讨论再计算出结果之后,尝试总结其中蕴含的算理,将算理与算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式进行思考,在计算中寻找一些规律,促使学生能够对算理和算法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又比如在教学“69除以3”时,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结果23中的‘2’要写在十位,这是因为‘6个十里面有2十个3所以结果是20’”从而引出其中的算理内涵,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实现计算方法的有效迁移,那么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组织操作活动,理解计算基本原理和方法
        与口算相比,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会具有一些难度,不仅过程复杂,而且其中的内涵也比较难以理解,这是因为笔算需要学生进行分段计算,这种计算方式的依据其实是若干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的运算性质,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想要理解这种运算性质并不容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积攒经验,通过平均分的活动与除法竖式运算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算理和算法。比如以“46÷2”这个算式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教学用具,比如说“塑料棒”,将“4”准备成4捆塑料棒,将“6”准备成6根塑料棒,引导学生自行去动手操作,先将4捆塑料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再将6根塑料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3根;最后将两次平均分的结果合起来,得到23根的结论,从而明确“46÷2=23”这一数学计算结果。教师先通过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之后再引导学生利用通顺的语言梳理明确的数学思维,并且引导学生将商写在正确的位置上。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才应该是课堂上的主体,因此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和比较来进行思考和探究,逐步加深对于除法算理和计算方式的理解,对于一些计算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度。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出示如下几个算式:480÷4和408÷4,870÷3和872÷3,610÷5和603÷5,引导学生利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的算理,通过计算来总结和探究商末尾有0和商中间有0,以及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与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得出商中间0或末尾有0的算法,让学生对于“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知识点中蕴含的运算道理和运算方式能够进一步了解,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和总结和发现规律。与此同时,教师要出示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运算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是为其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的有利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趋势下,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基本的一项教学内容,也是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算理与算法教学相结合,恰当把握好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尺度,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1]茆婷. 探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的有效融合之径[J]. 读写算, 2019(21).
[2]王林玲, 沈超. 如何恰当把握算理与算法的度[J].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16, 000(002):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