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石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石瑶
[导读] 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兴趣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只有帮助学生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自觉与教师进行互动,增强学习效果。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基于学生学习兴趣角度出发。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七圩小学   石瑶   邮编:547213

摘要: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兴趣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只有帮助学生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自觉与教师进行互动,增强学习效果。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基于学生学习兴趣角度出发。用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非常强,但是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教师就需要利用教学手段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保持长时间的关注度,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论述了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意义;措施
        只有产生了足够多的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甘愿付出。小学阶段的学生刚进入校园,十分贪玩,耐心不够,知识储备较少,学习主动性比较低。对此,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提高。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厌学心理。教师需要注重如何增强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化。利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从而将语文知识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由于当前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下关键知识,顺应课堂规律,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会逐渐降低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高效教学的目的。其次,通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标准。通过构建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增强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推动教学更好地开展[1]。最后,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可以推动语文情感的不断提升。学生会被教师的授课内容而吸引,以此激起他们的求学潜力。教师也需要注重在课堂上展示知识的魅力,注重教学语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情感。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也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从多媒体角度来衍生出更为多维度、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学更好地开展,推动我国教育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以具象化的描绘规避语文中的抽象情景,拓展学生的思维。利用各种图片、视频来让学生学习语文,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故事梗概,多角度感知语文阅读。例如,我们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让整个课文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2]。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被西沙群岛的优美画面所震撼,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以对文章的主旨有着深刻的体悟。


接着,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去寻找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有目的的去阅读,开展讨论,提高阅读有效性。多媒体技术的融入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接着利用引导式问题可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为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师关心、爱护学生
        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构建的教学方式会更加适合学生,学生也会感受到教师的亲近,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若是学生感到教师的尊重,那么学生也会同样给予教师尊重。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当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并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需要积极运用赞美和鼓励来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这样,学生在日后的教学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更好的表现。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各种竞赛来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在竞赛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融入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3]。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课堂提问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转变课堂提问方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教师需要把握教授内容的关键之处,提炼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其次,教师也需要认识到教材内容中的疑点。因为教师所产生的疑点,正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疑问。利用这些疑点来开展提问,可以让提出的问题更加具有深度,起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我们在学习《穷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为什么会将标题定为穷人?”学生在思考之后会得出问题的答案。有些学生会说,因为主人公收养了穷人家的孩子。还有些学生会说,因为主人公就是一个穷人。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学生们并没有很好地解释出这个问题。对此,就可以继续利用问题来引导。“这文章讲的都是桑娜,为什么不将标题定为桑拿呢?”这时,学生们会进行深入的阅读,并带着这一问题[4]。教师设计的这一系列问题都能够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思考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效率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引导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注重课堂提问方式等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才能在后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史艳.让语文走向生活――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J].名师在线,2021(01):37-38.
[2]杨梅.牵手绘本,阅读悦美——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51):104+106.
[3]李凤言.好学不如乐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外语文,2020(34):51-52.
[4]马丽娟.丰富语文课堂互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新课程,2020(47):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