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四步曲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刘建
[导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垫江县周嘉小学校   刘建 408300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四步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习惯,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对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而目前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不高,导致作文能力普遍较低,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何针对农村的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在工作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以故事或问题,引趣。
        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教师便停止讲述,然后推荐课外书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另外,教师还可适时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你知道该如何去辨别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吗?青蛙整个冬天都睡在洞里不吃不睡,为什么不会饿死呢?”,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一文时,追问“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当学生迫切地想知道原因时,我们引趣的目的也达到了,教师便“趁热打铁”推荐读物,学生就会自觉地从课外书本中去寻找答案。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持趣。
        阅读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愉悦的读,快乐的读,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养成勤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现代教育媒体为切入点,促趣。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提倡大语文观念,就是要引导孩子内外结合,拓宽视野。从许多优秀学生的成长过程看,他们都广泛涉猎了古今中外、各种门类的书籍。他们都把看报刊、看电视、社会实践当做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像《西游记》、《葫芦娃》、《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学生或从电视或从自媒体上都已看过,而且非常喜欢,也是孩子们日常津津乐道的话题。看完了画面美丽的电视,再来欣赏优美的文字,更易懂、更有趣,更能加深对故事人物的理解。每天利用班会晨会时间让学生讲讲这类故事,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是很有成效的。
        四、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固趣。
        课外阅读必须与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语文活动联系起来,学生才会越读越有趣,越读越着迷,因此,在课外阅读中,老师要通过各种活动定期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使孩子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看谁古诗背得多”、“课前三分钟飞花令”、“剪贴册”、“手抄报”、“童话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童话剧展演”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并评出“小诗人”、“故事能手”,这样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的步步深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学起来自然就很轻松。虽然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艰苦,但我始终坚信,只要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并在此前提下结合农村实际、灵活变通、不断实践,就能使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广泛地汲取知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倩茹.协同教育视角下的家校合作建设[J].家校合作,2012,(12):12-14.
[2]严永金.最激发潜能的课题提问艺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12):15-18.
[3]张华万.情趣课堂创设艺术[J].北京教育,2012,(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