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 孔莉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孔莉
[导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制订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围绕这三方面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展开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即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到德育教育。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新校   孔莉 277599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制订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围绕这三方面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展开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即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到德育教育。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
        引言: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容易忽视德育,认为德育是语文教师所需要做的,认为德育与数学不相关,只是单纯的灌输给学生数学知识理论与技能,只注意到数学方法中严格推理,演绎的范畴内。其实,数学素养中也有对偶的一面,称之为合情推理,或常态推理,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建设。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提升全班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良好品格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为学生形成规范性的行为习惯提供帮助,使学生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认知,客观地评价事物。教书并不只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唯一作用,育人才是小学数学教师最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全体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负责,并参加学生的主要活动。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德育内容已经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将德育合理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对集体力量产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长此以往,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2.1利用教材的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学科中包含着一些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内容,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度挖掘这些德育思想,在课堂上给学生不断地融入这些德育思想,始终将德育教育贯穿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来,让学生沐浴在德育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通过德育教育为帆,以爱为推动力,让学生在爱与被爱中健康地学好数学。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88页“量一量、比一比”时,教师可把学生分好小组,设计好任务单,提醒注意事项,先让学生在课室测量再走进校园实际观察。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工具对一些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进行测量,从而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和对学校的喜爱。
         2.2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渗透德育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必要条件。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时感到开心这是更好地渗透德育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数学充满了智慧和乐趣,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事情,将它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建立一个愉快的故事情境来完成教学。例如,在关于广角植树问题的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植树节作为故事的背景,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学生体验植树的乐趣。植树的数量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还可以巧妙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可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3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德育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回归到生活之中,因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出符合学生经历和认知的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结合数学教学与德育,会使小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社会的认知有限,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元素进行课堂设计,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爱上数学和德育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时,教师可以创设“小小文具店”的场景,故事情节可以设定为学生为了买文具而向父母要钱,然后再去文具店买文具,买完文具回到家发现钱找错了,再还回去的过程。分别让不同的学生扮演学生、父母、收银员、文具店老板等不同的角色,通过购买不同的文具,计算找回不同金额的人民币的过程,让学生在认识“元、角、分”的同时能够学习到人民币的使用方法。通过找错钱又还回去这一情境对学生进行德育,能够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
        2.4适时的引入数学史进行德育教育
        对一门学科最好的了解方式就是知道它的发展史,而这些发展史中往往都会有很多有趣又励志的小故事。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选取一些有意义的数学史故事介绍给学生,利用这些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学习这些数学家身上严谨勤奋的科学态度,以及坚毅、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美好品质。这些都是数学教学中有效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四年级的学生要开始接触“式和方程”,六年级的学生要开始学习有关“圆”的知识,这时我们就可以将与这些知识有关的数学史故事介绍给学生。这样既能为学生单调的数学学习生活增添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2.5拓展课外学习,渗透德育
        无论是数学的学习还是德育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活动,因此数学德育不仅要落实在课堂上,还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生活中。比如在学习完周长计算的课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个小作业:回到家以后找到家中所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并分别找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物体、最丑的物体以及周长最长的物体,分别说出他们的用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识图、周长的计算方法、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等数学知识还可以明白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它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作用,同时引申到德育,我们做人也是一样的,不能徒有其表,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个有内涵的、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结束语
        总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教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能够促进核心素养与品德素养的发展,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贯彻到学生的一生发展中,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提升学生的总体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小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19(40):62.
[2]李芙蓉.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75.
[3]权坤丽.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