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核心及培养探索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易斌
[导读] 本文探讨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及培养核心素质需开展的六大教育的具体内涵。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 广西桂林  易斌 541004

【摘要】本文探讨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及培养核心素质需开展的六大教育的具体内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核心   探索
       素质教育实施了很多年,但大家对素质教育并没有形成正确认识。许多家长送小孩去学打球、学跳舞等等,认为这些能力强了,孩子的素质就强了,这其实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为什么这么说?试想一想,若论打篮球,敬爱的周总理能打过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吗?估计不能!难道说周总理的素质不如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吗?显然不对。因此,学打球、学跳舞等虽然都是素质教育,但都是素质教育的末梢,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哈佛大学把素质教育的核心界定为: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态度,睿智的头脑。不难看出,核心素质这几点周总理比我们都强!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笔者认为要开展好六大教育:理想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品质教育,方法教育,成功教育。通过六大模块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远大理想或梦想,有人生信念,有良好习惯,有优秀做人品质,懂感恩,会做事方法,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最终走向成功的人。下面谈谈六大教育的内涵。
        一.理想教育
        俗话说:“人无志不立”,理想是海中的风向标,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是人的精神支撑,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哪个不是抱有远大理想的人:马克思有理想,才会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贝多芬有理想,才会扼住命运的咽喉,创造出伟大的音乐;鲁迅有理想,才使锐利的思想穿透历史的天空,化作永恒;周恩来有理想,才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要开展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进而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抱负,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二.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培根说:习惯可以主宰人生。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生活习惯、做事习惯、健体习惯、卫生习惯、自省习惯、劳动习惯、思考习惯、谋划习惯、感恩习惯、安全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让学生受用终生。在养成教育中,一是要弄清各种习惯包含的内涵;二是要成立习惯养成月,有计划地每月让学生形成一种或多种习惯;三是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养成某些习惯;四是要表彰习惯好的优秀学生,树立习惯好的学生榜样!
        三.感恩教育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感恩的写照,是人类广为传诵的美德。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是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心灵”教育。感恩是做人的最高智慧,感恩的心是一颗高贵的心。


社会学者研究表明:人不成功往往是因为没有在第一时间回报恩人!因此,为引导学生走向成功,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感恩专题讲座、观看感恩典范视频、学习身边感恩榜样、走向社会开展感恩行动等活动,在学生内心播种一颗感恩的心,让学生自然生发出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他人的相助之恩、敌人的激发之恩、自然的润泽之恩……,懂得孝敬父母、报答老师、支持母校、报效祖国、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学生只有内心始终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常怀一份感恩之情,常怀一种感恩之念,才能成就阳光灿烂的人生。
        四.品质教育
        俗话说:“人,左边一撇表示学识,右边一捺表示品格,只有两样都具备的才称为人。”,这表明人品是人的“名片”。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和锤炼学生优良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正直、善良、诚实、守信、自信、自立、宽容、友爱、孝顺、感恩、大度、谦虚、自制、进取、勇敢、勤奋、坚韧、合作、分享、负责、乐观、奉献、幽默、节俭等美好品德,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品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培养好品质、高素质的人才,升华做人的境界。
        五.方法教育
        陶行知说“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
教育不是只向学生灌输各种各样的、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的知识,而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也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什么是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无疑就是伴随他们的良好习惯和方法。习惯有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感恩的习惯、健康的习惯等,前文已经概述。方法有哪些呢?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考试方法,心理疏导方法,生活生存方法,即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考法指导、心理引导,生活技能与生存本领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在各种挫折中懂得调适自己的心理,在各种巨变的环境中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坦然有序地生活。
        六.成功教育
        “天生我材必有用”,成功教育是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专长,激发学生内驱力,开发其潜能,推动他们各自在原有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奋进,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教育。对学生而言,“发展即成功”,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进步。比如知识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包括分析理解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学习研究能力、探索创新能力、控制调节能力等),人格的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进取心、自信心、顽强的毅力、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友善的合作等)等,都算成功。课堂是成功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学生思想、激活学生思维、给予学生更多的时空,采取以长扬长的策略,努力发现、赏识或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优点和特长,让他们先从擅长之处实现成功突破,由此尝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我价值,激发起追求更多更大成功的热情和自信心,继而努力拼搏并在某邻域取得成功,最终成就成功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渗透[J].王玉兰.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3)
[2]中学生感恩父母教育之途径和方法研究[J].樊广明.成才之路.2017(20)
作者简介:易斌,1973.04,男,广西桂林,大学本科,特级教师,广西首届教学名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