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电力拖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浅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于安琪
[导读] 国家政府部门给国内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技工学校作为培养实用性、实践性人才的学校,要适应当前教学的改革发展趋势,实现教学一体化的发展。

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兴隆山镇   于安琪  130102

摘要:国家政府部门给国内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技工学校作为培养实用性、实践性人才的学校,要适应当前教学的改革发展趋势,实现教学一体化的发展。重点关注同学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同学们职业能力和工作实操相融合才能够去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型的人才,提高同学们的实践水平。文章重点对技工学校内的拖动课程一体化教学方式进行深度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拖动;一体化;技工学校;教学模式
       引言:理论与实践教学是让同学们获得专业工作能力和相应的职业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
在技工学校内,要了解外部企业对于人才需要,来优化设计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建立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样可以逐步打破学校的课程体系,实现学校内教学一体化发展。
        一、技工学校的电力拖动课程现状
        在技工学校内,电力拖动课程是同学们基础课程,在该课程讲解时,要使同学掌握必备的操作
技能,同学们学习电机的设备各类特性知识,以及了解电机内直流电机的拖动控制变压器、三相交流的电机的拖动基本理论知识,电力拖动也是一门专业理论课程,而且与实际的课程衔接比较紧密,同学们用更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在实验中去操作,验证理论,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融合,才能够大力地推动电力拖动课程的改革,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1]。
        二、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在技工学校的教学体系改革进程中,要使教师们通过讲授理论来联系实际的教学,教师们在同
学职业技能课程讲解时,要设置更多的案例,实践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设计时,也不能够过分将理论与实践化分比较明显,要在理论中掺杂一些实践,同时在实践环节上也要融入更多的理论知识,以此才能够实现一体化教学。例如,在电力拖动课程上,一些教师认为讲解电机内部的构造及电机的运行原理是课程的重点内容。在实操方面,教师却不太关注电机的具体操作,部分技工院校比较关注学生们技能操作,以对电机设备的掌控,因此将电机的拖动及调速作为了实践课程的关键内容,这也会造成理论与实践出现一定的偏差,而且理论不能够支持实践的验证。在教学期间,有些技工学校,往往在一学期内都把理论学习讲完,在下学期组织同学实践操作,这就会造成在理论知识学习讲解中,同学们未能够合理利用实践操作,来对学习的知识进行验证,容易导致同学们在经历过一个学期学习之后,开展实践教学,让同学们感到有些枯燥。整体实践课训练,让同学们也会感到许多的疲惫感,还不能够提高目前的教学效果,学校的职业教学体系还不能够与现有教学模式进行融合,需要从现有教学内容改革,到后期就业报告进行灵活的创新[2]。



        三、一体化教学师资的储备
        技工学校推动一体化教学改革期间,作为教学的主体,需要教师们加大对一体化教学的研究,
转变过去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讲述模式,要加强推动理论与实操的融合。有些教师是毕业于高校,他们在毕业之后进入到技工学校,但是并没有从事过一线的生产操作,没有很多的实践经验,也不能够完成实践教学,职业和技能指导教师,有很多来自企业,他们虽然有一定实操能力,有指导专业能力,但是由于有些人员的学历不高,理论知识不完善,还不具备讲解理论的能力水平。在技工学校内,要逐步培养同学实践能力,打造具有较强理论知识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技工学校在一体化模式的推广时,能够加强实践性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招聘和培养教师人才,一体化教学改革重点是做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打造,让教师们能够掌握更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够获得更强的职业技能,了解外部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并在企业实习车间,给同学进行实践指导训练。建立一体化的教师师资队伍,通过应用人才培养和引入人才两条线,来招聘和引进新教师队伍,要逐步打破常规,摒弃过去招聘应届生的规定。应该选择更适合职业和技工学校发展的优秀教师人才,另外要重点考虑建立企业实践基地,去培养技工学校的毕业生,使同学们在实践时,将学到知识应用进去,逐步锻炼同学自己的工作能力,培养综合的人才。学校要注重同学们的全面素质发展,让教师每年都到企业内实践段炼,将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操相衔接,让从事教学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更深的理论,而且还能够有更强动手实操能力。
        四、一体化教学环境的打造
        技工学校要重点关注与同学们技能水平的提升,要以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作为教学的指引
,在课堂上创建实践教学环境。学校要为实践教学创建教学场所,由于普通的教室缺乏技能训练的教学环境,因此学校就要设置专项资金,来用于一体化教学场所打造。做好教师的科学规划,能够使教室内的各类硬件设施都满足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另外还应该让同学们进行技能训练,让同学在日常学习期间,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例如,在电力拖动课堂上,教师们不仅要使用黑板、多媒体,还要有设备操作台来完成电机拖动及电机检验的技能训练,重点去考虑实验环境的打造。学校与外部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安排同学到外部企业生产现场实习,也可以聘请企业那些具有较强理论知识,而且技术比较娴熟的企业人员,来作为第二任科教师,这样同学们在企业的实践锻炼中,就可以进行专业理论的指导和学生们的实践锻炼。让同学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生产制造的管理技能和专业技术,来提高同学们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水平,也会提高同学们职业素养,激发同学们对于实践技能的兴趣和热爱
        结束语
        结合课程中不同的特点,为同学们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划,以此才能够实现实践与课
程的融合,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学校要充分地利用外部企业的各类设备资源、教学资源,同时学校教师、学生也要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参考文献:
[1]王开群,吴舰.中职电力拖动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J].北极光,2020,No.267(01):145-147.
[2]范小明.谈电力拖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9,000(021):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