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梁洁萍
[导读] 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广东省创新性的提出了高考新模式“3+1+2”。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选择学习科目的自主性提高,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可以有效优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内容的链接。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广宁第一中学   广东省肇庆市   梁洁萍  5263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广东省创新性的提出了高考新模式“3+1+2”。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选择学习科目的自主性提高,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可以有效优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内容的链接。本文以高中生物为例,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三方面,简要分析广东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为广东高中生物未来的教学改变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引言:在传统高考的录取模式下,学生被划为文科和理科两个批次,分别界定分数线等。但是从2021年开始广东省的高考便迎来了“3+1+2”模式,模式将不再死板的认定文科和理科两个批次,而是增强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自由选择相关科目。在自主选择科目时,考生需要从物理和历史中选出一门科目作为首选科目,再在剩余的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再选科目,如此一来,学生可自由选择的组合为六种,高考自然不能在简单的以文理划定批次这样的改革可以说是巨大的,也是创新性的,这种方法更能够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判依据更加多元化,对学生的真实实力考察更具公平性。
        1、传统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特点
        1.1教学目标模糊
        按照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而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以教师的主观性为主,教师主观制定教学目标,制定依据单纯以学生的水平能力为主,忽视了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空间,这样的教学目标并不具备前瞻性,时效性较差。教学目标模糊,教师的备课工作自然质量不高,就更不用提学生的学习工作了。
        1.2教学模式枯燥
        在传统的高考模式下,生物被归类于理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都有所要求。这也就意味着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现阶段的生物教学课程来看,教师的生物教学多以理论课堂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多实验的结果获取单纯依靠教师告知,虽然节省了学生的精力,但是这种方式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培养。
        1.3学习内容断联
        首先以课本为例。高中生物课本的知识点理应具备穿插性,也就意味着前后知识点应该有所呼应,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点能够为后面所学习的知识点提供基础和支撑。但是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的模糊,学生本身自主学习性不高,教师教学模式比较枯燥等原因,导致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学和忘是同时进行的,前后知识点并不能互为补充。另外学生所学的知识应该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假如学生所学的东西不能为生活服务,理论与实践脱节,一是影响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是影响理论服务实践。



        2.新高考模式下有效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方法
        2.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学生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学目标需要的教师以己为目标,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基础,根据学校相关要求、教育部门相关要求以及班内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的。比如在学习细胞相关知识时,教师要明确相关章节的学习目标。可以大体将细胞相关知识分类为,体液的组成、组织液的作用等。教师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去备课,再设定相关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预习等形式,提前对课本内容有所了解,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教学目标相关核心内容进行掌握和分析,加强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2优化教学模式
        新高考背景下的生物课程更加看重学生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所以未来生物教师要重新划分课堂比例,重视实践操作,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线粒体和叶绿体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开展低倍观察镜和高倍观察镜的对比。除却实验材料不同之外。教室要引导学生查看两种倍镜的操作方式以及操作结果,之后再互换设备,重新进行操作。通过这种实际性的对比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关知识,而且还掌握了有关倍镜使用的相关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通过这种参与性的方法,教室的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2.3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根据以上提出的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解决方法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根据这几年对新高考试卷的分析发现出题方在出题时,更加看重课本内容的衔接、串联考核。首先针对教材课本上的知识点之间出现断联的情况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人为加强课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杂交相关知识时,便可以以之前学过的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引入,加强前后知识点的联系。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对课本内容没有吃透的问题,无法准确对课本前后知识点进行联系和呼应,这边需要教师加强教学水平及时强化学生的思想思维,促进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其次是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脱节,针对以上情况,教师要采用生活情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热情,真正学会运用生物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东省的高考改革可以说为我国的高考改革开了一个创新之口,这种高考新模式可以更加全面的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但是对于学科来说,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自由度,但同时也提高了学科科目授课的难度。在新高考背景下,生物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内容之间或者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以此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强化班内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菁.基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0(11):83-84.
[2] 辛贝.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活用启发式教学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41.
[3] 朱荣.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生物“分层走班制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