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一美术鉴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王睿
[导读] 高中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高中美术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等多方面有了新的定位。如何在高一美术鉴赏的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美术教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省周口市  王睿 453007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高中美术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等多方面有了新的定位。如何在高一美术鉴赏的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美术教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一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重要作用,提出提高高一美术鉴赏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一美术鉴赏 合作学习 实践策略
        一、高中美术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提高个人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传统的高中美术课堂重技能而轻人文,偏向于对学生绘画技能方法的培养,学生在美术课堂中以单纯的临摹复制为主,个人天赋受限,在固化的美术教学模式中认为美术课就是“绘画课”,缺乏对美术人文内涵的了解。而教师在高一美术课堂中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一味地以输出知识为主,忽视了对于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一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最早兴起于70年代的美国,它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是改革课堂模式,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它也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一美术鉴赏教学重要策略之一。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提出要凸显美术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课程目标中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还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学生通过和其他人的合作交流,在探讨中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合作学习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平等交流、广泛合作的空间。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倾听交流中自我反思,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形成团队精神。
        三、高一美术鉴赏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
        1.以提高美术核心素养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最新的教学大纲中指出“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情感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要参与者,让学生对美术学习感兴趣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重要前提,而合作学习则正好满足了学生探索美术,进行集体学习的需要。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绘画作的作者以及创作的背景故事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以此举办一场交流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或者通过设计有趣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丰富美术课堂的人文性,使学生广泛参与,激发创作热情和表达欲望。
        2.丰富美术教法与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重要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不同的方式丰富美术教法和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浪潮中积极汲取新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个人素养。
        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明确美术课堂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为高一美术鉴赏提供方向。这要求美术教师要做好课堂设计,通过目标指引以及方法指导上好一堂美术课。例如在人美版教材高中美术鉴赏《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安排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组长的组织带领下进行学习交流。在课堂前期通过任务分配,搜集有关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内容知识,在创作环节合作完成作品,在作品展示环节通过小组讨论,选出组内的优秀作品进行全班范围内的比拼。最后进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这也对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重视评价与反思,鼓励学生广泛参与
        在课堂最后的评价交流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评和组内互评,通过小组选拔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讲解创作思路。在展示结束后,由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提出建议。例如在我们在人美版教材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山水画2》中让学生据诗进行创作,然后由小组推荐讲解本组的优秀作品时,一名学生展示了自己所作的《田园乐》,他画出了陶渊明傍晚时分荷锄而归的景象,该作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而另一组同学对他们作品的赞赏之余,提出了自己进一步的见解,这组同学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意境深远上分析,建议改题目为《不如归》,增添了该幅作品的意蕴悠长之美。在这样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审美表达。
        结语:在高一美术鉴赏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把知识转化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达,促进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教师要善于运用合作学习策略来进行高中美术教学,这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改革创新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陶瑛.合作探究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 000(016):120.
[3]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