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谢佳君
[导读] 随着新课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语文这门基础性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成绩,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着直接影响。

开远市第二中学校  云南省开远市   谢佳君  661600

摘要:随着新课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语文这门基础性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成绩,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着直接影响。农村地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提升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深入剖析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准确提出相应对策,是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质疑能力;语文教学
        引言:在新改课的大背景之下,中学语文不仅是一门应对考试的基础课程,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根本路径。但是,中学语文的实际教学实践中,依然普遍存在着诸如教材运用失当、忽视学生兴趣、缺乏课后总结的现实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已成为当下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中学龄阶段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当中普遍存在的弊端
        1.忽视学生兴趣
        教师们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不重视,是中学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另一问题。不少教师习惯于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唯一衡量教学水平的标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不仅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也让让学生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2.缺乏课后总结
        知识习得的过程中,反思和总结最为重要。理解题目、制定方案、总结反思,也是人教版教材明确提出的解决语文问题的三个步骤。 在人教版中学三年级的教材中,使用了简洁的语言将三步骤概括为 “理解与阅读、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但是,在教学实践当中,总结反思这一重要步骤被许多教师忽略。
        3.教材把握失当
        教师们用着同样的教材,但是教出来的学生水平差距却很大。 以人教版中学语文为例,新修订的人教版教材的最大特点在于新增了解决问题模块。 但是,教师对人教版教材解决问题这一模块的把握并不尽如人意。
        二、培养农村地区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路径
        1.以问题为导向教学,设置兴趣教学情境
        好奇心在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以问题为中学语文的教学导向,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中,其注意力被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提出的问题聚焦,同时降低了学生在解题时的紧张感,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之后的喜悦,以及探索语文奥妙的快乐,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语文学习的课堂当中。例如,人教版教材课文白杨礼赞中,教师可通过不断抛出问题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对文章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先出示例3:作者对白杨树进行了三次比喻描写,这些描写到底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可以首先提问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经历哪些思考步骤? 并引导学生回答: 知道什么? 如何解答? 答案是否正确? 这三个问题。教师在读题之后,可以用着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形成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



        2.以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准确把握教材内容
        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鉴于中学生偏重形象思维,并且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在逐渐发展的年龄特征,准确把握人教版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形象理解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并且将解决问题步骤从形象化向抽象化过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并且将这一思维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人教版初中年级的教材当中,藤野先生一课, 教师可以用对话互动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单向输出式教学。 帮助学生了解第一步从文章中获取什么信息,第二步思考如何解答所提问题,第三步学会检查答案是否符合标准。这一过程就是逐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的过程,通过不断训练逐渐形成学生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准确理解并应用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所在,也是教师提升自身水平,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3.改变传统教学认知,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
        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参与中学语文教的所有人员都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过去过于注重学生分数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过去过于重视教学结果变成引导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互动则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最有效的方法。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当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被形象化,表达为“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可以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拆分成三个部分,并引导学生在每个部分当中,针对自己所遇到的语文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与学生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当中,不但形成了真正的课堂互动,学生也参与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反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最终实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完善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反思总结的习惯
        解决问题的重要步骤之一是总结反思莫属,而反思总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学生在一次反思和总结当中获得了成功,那么他就会发觉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快乐,并且希望自己在下次解题时能够同样出色。总结反思作为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第一,将通过自己理解总结的原文大意进行验证。 第二,从答案逆向推导出问题原文的写作思维。第三,在新类型的语文题目当中把自己通过实践获得的方法加以应用。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应用过的写作方法运用到新的写作题目当中,以此让学生体验语文知识的关系,锻炼学生的思维,不断解决新问题。
        结束语
        新课改为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指南,也是教师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针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以准确把握教材为基础,将促进学生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导向,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将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最为目标,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学语文日常教学的优势和缺陷进行反思,最终提升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刘静.西部素质教育. 2020(10)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朱立仁.学周刊.2020(15)
[3]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索[J].杨树德.成才之路.2020(12)
[4]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宋执玲.基础教育论坛.2020(04)
[5]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钱萍,汤静.学语文.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