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应发挥疫情教育的正向价值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张璇
[导读] 疫情是新形势下的战争。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思政课教师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融入课堂内容,充分发掘疫情防控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新,积极主动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黄冈泾河中学   张璇   710000 

摘要:疫情是新形势下的战争。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思政课教师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融入课堂内容,充分发掘疫情防控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新,积极主动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进一步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认同,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奋斗。
关键词:疫情、思政课
        战胜疫情、思政课不缺席。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疫情防控狙击战中的育人元素,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鲜活的教科书作为最生动的课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那么,如何把握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正向用好这份现实材料,积极探索将抗疫元素融入思政教育,笔者认为有四个“路径”可以探寻。
        1、开设新冠疫情主题思政课, 树立全局观念
        新冠疫情,从 2019年12月份在武汉发现,至今已蔓及全国和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广大中小学生通过电视、网站、报刊、杂志、微信朋友圈等多种传媒途径,对此事件都有所关注和了解,但毕竟是零散、多元、芜杂的。通过组织专题思政课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事件起因、经过、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生活造成的影响;深刻认识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 一心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目前,全国有条件的地区纷纷开设网络在线课程。笔者所在的陕西西安地区也通过 “空中”课堂,指导学生疫情中在家的生活与学习。笔者执教了内容为“团结起来,共同抗‘疫’”的课程。精选的内容、缜密的思路、生动的案例和激扬的情感,给学生以深深的震撼和启迪。由此,笔者认为新冠疫情为主题的思政课要注意三点:一是把事情说清楚。虽然现在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浏览朋友 圈微信,到处是新冠疫情的介绍,但作为一节课,还是要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梳理清楚,让学生有个清晰的认识,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二是把课上生动。充分挖掘疫情中的英雄人物和凡人事迹,紧密结合学生的当前实际情况,用图片、数据、文字在PPT 上展示, 加以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解,直击学生生活的 “难点”、思维的“堵点”、心灵的“痛点”,让学生在震撼与泪水中,受到心灵的洗礼。三是把道理讲明白。面对我们的下一代,更多的是需要深刻的反思,引领学生追随医学界的发现探索疫情的真相, 让学生认识到当前全民崇尚法治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必要性和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这一主题思政课上,让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2、用新冠疫情事件丰厚常态思政课, 培植家国情怀
        一线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需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教材体系和主题,把 “最新鲜、最全民、最生动、最深刻”的事件引入教学, 让思政课更有针对性、亲和力、说服力,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植家国情怀。



        譬如,人教版必修2《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的两框内容“企业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笔者结合疫情下的中国企业发展现状,分析企业如何成功经营。同事对疫受情影响的劳动者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大热的“地摊经济”引导学生理解我国的就业政策。并挖掘在疫情期间广大劳动者的案例,诠释劳动最光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真正发挥疫情教育的正向价值。
又如,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师可以结合因捕杀野生动物而可能导致疫情发生、因部分官员的管理失范和相关人员的无知偏执、缺乏公德意识而导致疫情扩散,让学生明白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生命与家庭的幸福,而且关乎民族、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
        此外,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执教此课时,教师更是可以把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 世界各国的传播和世界各国的互助互济作为教材, 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千百年来,不同肤色、族群的人们在这个星球上繁衍、发展、壮大。在这一过程中, 人类遇到过各种困难、挫折,甚至是灾难,但从来没有停止风月同天、携手共进的脚步。可以把中国政府在新冠疫情事件上的及时公开、坦诚相对、积极作为、竭力控疫作为授课内容,让学生明白中国是以负责任的大国与世界共历风雨、同享美好。
        3、用足典型案例,弘扬爱国担当
        伟大的祖国需要热血的英雄少年,少年成长需要英雄偶像。学校思政课老师应当抓住疫情教育的时机,整理经典案例。如国难当头,挺身而出84的终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哥哥是排雷英雄,自己勇上抗疫一线的遵义女孩杜富佳;身患渐冻症,仍奔走在抗疫第一线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中,66岁的王卫国把医生女儿王婷送上前往武汉的飞机……一个一个鲜活的英雄跃然纸上,让孩子们感受到身边英雄的力量,让孩子们认识到爱国不是空话,新时代下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吾辈皆可披甲上阵,报效祖国和人民。
        4、引导学生选择隐性思政课, 拓展学生视野
        生活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无疑也是重要的思政课程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关于新冠疫情的报道、 传闻、话题很多,作为思政教师,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这些隐性课程,拓展视野,是发挥新冠疫情教育价值的又一重要路径。
        为此,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收看电视新闻、浏览“学习强国”等主流网站。当前,关于疫情的报道宣传很多。作为学生,要学会选择,通过新闻联播、专题报道等途径来了解疫情,避免盲目性、碎片化。疫情中,广大民众穿上红马甲、 戴上口罩,行动起来,奋起抗“疫”;但也有人乘机倒卖口罩等物资,发国难财。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判断,明白“大难”中,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朋友微信群、QQ群中言论,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相互鼓励,共克时艰。
        战胜疫情,思政课不缺席。重知识传承和价值引领,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认同,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奋斗,是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所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