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用心助力成长——校本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学科中改革与创新之路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刘燕飞
[导读] 在教育改革前行的大潮中,评价的改革和创新也伴随其中,特别是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得到了众多同仁的重视,教师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学生的持续发展上,更多地关注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过程性评价,并且在评价策略的研究上百花齐放。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铁道西街小学  刘燕飞  075000

        在教育改革前行的大潮中,评价的改革和创新也伴随其中,特别是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得到了众多同仁的重视,教师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学生的持续发展上,更多地关注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过程性评价,并且在评价策略的研究上百花齐放。形成性评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消极情绪,更好地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学科发展和学生成长方面都彰显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研团队很重要
        教研团队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推动校本教研进行的人力保证。
        我们是一支由老中青组成的4+1英语教研小团队。每个人的教学任务涵盖了学校1-6年级的英语教学,根据学校每年度的教学安排,每个人的研究班级尽量保持不变或小变动,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稳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可以逐年跟进,特别是对于班上学困生的辅导有了持续性。
教研注重分工与合作。按照每个协调的、健康的发展。
        我们这里谈及的的校本形成性评价是“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形成性评价。是从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出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确定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和内容,制定多维化的评价目标,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通过校本形成性评价在英语学科的实践研究,三个维度的关注对英语学科和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促进发展作用。
        找准研究的“真”问题
        理论指导实践在教研中是硬道理。在开展校本教研之前,有价值的主题是很关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教研的有效性。制定教研主题也是开展教研的第一步,并且要把握以校为本的原则。
        2013年9月,学校从“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提出整体的教研角度,由各个学科进行校本教研主题的拟定。我们教研组进行了商榷,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呢?方式有很多,那就需要精心筛选了。为确保实现校本研究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教师对校本教研产生的惧怕和负担,我们选择“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作为研究的手段。
        形成性评价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在《英语课程标准》评价理念的指导下,在区本“六个一”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实践运用的基础上,我们一直在用评价,可是依然在有效教人的特点,分配教研管理领域(理论指导;教学技巧;媒体整合;学生辅导);这对于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我们工作室,总是有讨论不完的话题和不断发现的新问题。集思广益的随时教研成了教研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帮助我们解决急需解决的困难,而且营造一种“乐意合作、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成长,在合作中享受快乐”的学校教研文化氛围。在这里凝聚了所有成员的智慧、努力和协作。



        “校本观念”是关键
        “校本”(school-base)早在上个世纪初60-70年代就为欧美等国教育界所关注与探索。“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是“校本”最具代表性的特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与普及,“校本”中“以校为本”的外涵空间得到发散式拓展: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以人为本”的内涵理念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只有把学生和老师的发展放在首位,才能实现学校可持续的、学的达成上不太乐观。于是,基于这个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有效课堂的达成目标,我们把研究的定位放在了达成有效课堂教学方面,制定了“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以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一教研主题。
        这一校本教研主题的制定,不仅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还是对区本“六个一”成果的运用和拓展,更顺应我校的教研现状。形成性评价是我校英语教研组一直以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每个人都善于利用评价手段辅助教学,一致认为:多元化的评价可以促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导”的作用很明显,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评价过程,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发展状态,学会学习。
        元评价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推动因素,在课程的实施和课堂的教学中十分重要。多元评价的使用不仅仅限于课堂,更重要的是要广泛应用在每个教育环节上,教育无小事,评价就应该着眼于细小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将每个人的研究行为归结到整体的行动研究,让自己的实践能够更科学,更具理论支撑,,我们要将形成性评价在课堂上的运用延展到课外的管理和全方面的评价上,力争体现校本教研的特色
        关注课堂评价
        关注课堂评价,开展课堂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奖励效应与竞争机制,随时调整评价尺度,建立积极情感;
        评价的实施绝不只是孤立进行的。有效课堂和有效评价是紧密相连的。通常将活动与评价相联系,课堂评价是贯彻于课堂始终的。例如,将班级分成组进行PK,每个评价都有一个课堂任务链,这样就为教学服务,又让评价发挥牵制作用,促进教学的更好完成。注重促使群体中的个体发展,发挥个体带动群体进步的作用。如课堂评价采用积分制奖励,旨在学生能够见证自己的努力,更好地促进自身参与课堂,实现有效学习。当然,评价的尺度还需要老师结合现场的情况和学生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更能发挥评价对每个孩子产生不同的积极作用。
        关注日常评价
        关注日常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注重评价促进作用和二次成功体验,树立学习自信。
        评价的内涵绝不只是学业水平的评价。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建立富有校本形成性评价还在前行,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教师更是事半功倍。要继续发挥英语校本评价模式的最大优势,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英语学科的人文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评价方式和形成科学的评价理念,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壮大校本形成性评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