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袁梅
[导读] 高职院校中,高职英语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有较长的学时,覆盖范围相当广,而且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地位比较高。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四川眉山)   袁梅

【摘要】高职院校中,高职英语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有较长的学时,覆盖范围相当广,而且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地位比较高。高职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使其具备听说读写译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英语课堂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高职英语教学充分实现其思政教育功能。本文基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探究如何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重新构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挖掘高职英语的德育资源,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英语;改革价值;面临难题;模式革新;有效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尤为注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高职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主要成员,其思想政治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革新,才能达到社会人才的要求。“课程思政”也因此成为高职新时期教学的重要课题,“课程思政”改革也促进各专业课程的革新,由于高职英语既是通用课程,也是学生的文化课程之一,具有较广的覆盖范围以及较长的学时,在高职英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做好大学生文化教育,在语言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学生对社会、对党的拥护。“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也要落实到高职教育发展的各方面,实现高职语言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现高职课堂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价值
        从功能上来看,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落实,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在“大思政”格局下,坚定对党的拥护,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达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语言和文化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只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语言教学时必定会引入西方文化内容,学生很容易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这对于正处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而言,很容易会导致人才思想与文化的偏差。
        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在“课程思政”视角下,不仅是为了提升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也是为了坚守中华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意识到中外文化的差异,而不是一味地了解国外文化,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来讲,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能够全方位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到英语课堂中,便于学生从新的角度去了解社会主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
        这样一来,也更有利于将三全育人模式落实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英语这门高职学生的必修课为立足点,逐步将课程思政贯穿到整个课程教育体系中,切实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全面性,运用好课堂教育这个渠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课程的齐头并进,有机统一,合理运用英语课程资源实现学生的思想与文化引领,在改革中达成高职的立德树人教育任务。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难题
        实现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无论是对于思想政治还是对于英语课程而言,都是双赢的局面。然而,当前高职英语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开展,为达到合理育人的目标,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高职英语教师思想政治意识薄弱。现如今多数高职英语教师都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英语教师是高职英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教师不仅会通过自己的道德情操与人文素质影响学生,还能通过课程教育引领学生的思想发展,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但前提是教师本人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育人意识。高职英语教师很难把握自己的教学定位,因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角色以及课堂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不断地实现教学创新,还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本身教学压力就比较大,还要做好学生行动的指南以及思想的引领,这就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滞后。高职英语教学近年来也逐步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注重运用多媒体开展信息化教学,但是却没有展现出高职学生的特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现代化教学环境中,学是教的核心,高职英语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需求,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英语活动,且还要融入中外文化。但高职英语教育的形式很单一,教学内容局限于陈旧的课本,很多高职的英语课程都是照搬全抄本科英语体系,并没有意识到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英语学习的底子不强,英语学习兴趣不高,这就导致教与学之间的沟壑越来越大,难以达到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革新
        “课程思政”的建设,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整个高职课程体系中,培养具有坚定共产政治意识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才,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对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学习中逐步意识到自身的发展责任。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革新,一是要将语言教学所涉及的文化与精神层面内容延伸到思想政治领域中,发挥专业课的工具性价值,将思想政治课与英语课联系起来,贯穿与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使得高职英语课程承担起思想道德教育以及语言知识传授的双重责任,达成协同育人效应,增强英语教育的德育价值。二是要坚持将英语课作为思想政治育人的途径之一,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融入到高职英语课程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形成具有思想政治理念特色的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推动高职英语教学走向现代化的同时,革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三是依据“课程思政”的全方位、立体性育人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基于英语课程是高职教育中能实现中西方文化和语言有着强烈对比的特点,合理针对互联网时代下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重新构建英语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与英语的协同发展。
        因此,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革新,不能单一更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到高职英语课堂中,以课程教学为思想政治与英语融合的重要渠道路,实现语言、文化、思想与政治教育的共存,实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全面改革。
        四、“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探析
“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贯彻,不仅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还要从英语教学本身入手,实现思想政治理念与英语教学的融合,逐步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高职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传播“课程思政”的理念,改变高职学生学习与生活方面的情形,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一)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创造新模式,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形成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新规范。高职英语教师应和思想政治教师联手,共同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从英语教材所涵盖的语言、文字以及文化内涵入手,尽可能多地将英语教材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在英语教学中营造思想政治育人的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从语言素材所蕴含的思想入手,围绕学生的情操选取合适的主题。例如在“Social Etiquette”(社交礼仪)、“Jobs”(工作)等教学方面,教师应选择合适的企业工作案例,通过模拟企业面试以及工作场景,引导学生再现课程内容,学习西方正式场合的社交礼仪同时,比对我国的社交礼仪,从动作以及文化差异,加强学生对礼仪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应该以人为本,基于学生现有的思想觉悟以及道德水准,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教学环节中。高职应基于自身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尽可能最大化地在英语课堂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以,高职英语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还要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入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时事新闻的探讨,以时事新闻的讨论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所需的语言技能表述自己的观点,通过对新闻热点的分析开展道德教育,树立正确思想观,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领。例如,教师可用李冰冰在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式上的视频和莱昂纳多在联合国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视频为论述主题,先用多媒体播放演讲视频,再让学生讨论近年来我国环保工作的进展,从环保的价值与意义延伸到做法与观点,深化学生对环境保护认识的同时,也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三)合理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引入传统文化,多样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职英语应该革新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合理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情感上、思想上以及文化上认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例如在“Travel”的话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与旅游专业合作,共用3D全景式设备,让学生通过VR和AR技术感受各地红色旅游景点,丰富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同时,还能借此展开爱国主义教育,一举多得。不局限于专业以及教学范畴,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能在实现教学方法革新的前提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红色革命的起源与事迹,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文化与历史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此外,我国英语教材并不注重传统文化内容,高职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引入传统文化,运用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育的融合统一,且不破坏原有的英语文化氛围。在交际用语讲解中,可以选取我国历史典故、经典以及饮食等,并模拟交流会的形式,进行中外文化与历史的对比。或者是在聚会类知识讲解中,将圣诞聚会转变为端午聚会、中秋聚会等,通过传统文化知识的引入,设置一些实践课内容,引导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交际与沟通。
        五、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落实,不仅要挖掘英语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元素,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入到英语教学中。高职在新时期下,也要按照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的讨论结果,将思想政治课作为育人的主要阵地,还要发挥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颜碧宇.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中国报业,2018(12):98-100.
[2]王振庆.“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8(02):82-83.
[3]郑桂芳.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9,17(11):119,121
[4]王倩.“大思政”格局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如何融入“课程思政”[J].文教资料,2019,18:217~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