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蔡明
[导读] 新时代视域下,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在逐渐发着转变,从原本单一型人才培养逐渐向综合型人才培养转变。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四川德阳     蔡明    618000

摘要:新时代视域下,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在逐渐发着转变,从原本单一型人才培养逐渐向综合型人才培养转变。基于这样发展变化,高校应当更好的开展各学科间的教学工作,而在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则应将工作本身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基于思政理念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好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质量。为了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先要从宣传教育入手,在组织开展学生集会时普及思政教育。同时,还要利用好线上教育资源,在线上学习平台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思政课程学习任务。
关键词:新时代;本科院校;学生管理;思政教育;协同发展
        引言:认真贯彻落实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在于,高校无法24小时派驻专人对学生进行管理,尽管每个宿舍楼都配备有生活老师,但仍然无法覆盖到每一位学生,而思政教育根本就在于通过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爱国敬业的精神。所以,通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思政教育,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一、思政教育应用于学生管理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具备的思政政治品德。对高校学生而言,在管理工作中渗透进思政教育,一方面可以切实提高管理工作质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严格按照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要求自己,所作所为都能够符合一个学生应该做的;另外一个方面,思政教育可以推动学生形成自主意识,在服从学校管理安全的同时,能够给自己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
        二、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结合的措施
        (一)组织开展思政实践活动
        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结合的途径,仅依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学校应当积极开展思政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领悟到思政课程相关的知识。例如,利用节假日,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到学校周围的红色纪念馆参观。而在学生参观纪念馆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思政教育环节,结合观看到纪念物提出问题-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面对外来侵略者,虽然环境艰苦,为什么革命先烈依旧选择抗争,为了民族复兴而战斗。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主动去思考,会回想起一些和思政课程内容有关的知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出当时社会大众的内心活动,并引入思政课程相关知识,促使其明晰纪念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当然,教师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做出分析,让学生知道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去主动遵守校规,服从学校的管理。在思政教育的铺垫下,学生会更容易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产生认同感。



         (二)结合线上平台布置思政学习任务
        为切实提高学生管理质量,也为了保障学生管理可以和思政教育充分结合,学校应当积极结合线上平台,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思政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利用可先时间去完成。相较于线下教学模式,线上教育更灵活,且更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特征,规划出不同的学习方案。其中,针对大一、大二年级学生,教学任务内容主要以爱国主义和普法知识为主,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以及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层次内涵。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应将教学重心放在文化建设和精神思想方面,促使学生可以养成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观。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重视线上学习任务,认真观看相应的线上学习内容,教师应当将学生线上学习任务完成的质量划归到学年考评中。当然,思政教育本身较为枯燥,学生在完成线上任务的时候难免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还可以在一学期设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在主题范围内观看教学视频。通过线上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服从学校管理,遵守学校所颁布的每一项管理制度。
        (三)积极开展集体宣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而为了让学生服从学校管理,实现更好的管理质量,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开展集体宣讲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意识到服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宣讲内容方面,主要以精神文明健身,以及个人行为道德为主,从学生个人出发,一直延伸到社会发展,剖析一些社会现象对整体发展造成的影响,诸如礼貌让行、自觉佩戴口罩配合当地防疫防控措施、完成个人实时扫码登记等热点事件,均可以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体会到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主要是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主,而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言行举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当然,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学校应当积极运用思政教育课程相关的知识,通过将二者相结合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实践过程中,学校应当进一步深入分析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设计出合理、全面的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朱云, 王陶陶. 浅析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25):230-231.
[2] 安雨. 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融入研究.
[3] 高歌, 杨磊. 新时代思政教育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