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郑平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郑平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结构化教育的基础阶段,也可以说是整个数学学科学习过程基础建设的重要阶段过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玉龙坝镇果比小学   郑平   553307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结构化教育的基础阶段,也可以说是整个数学学科学习过程基础建设的重要阶段过程。小学数学是整个小学教育过程当中一门很重要课程,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逻辑型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全新时期,教育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变革,而本文主要内容是如何改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旨在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引言:小学三年级处于小学生由低到高的年级转折点,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学生会表现出顽皮的特征。教师基于小学生对游戏的喜爱所产生的积极主动的人格表达,可以在课堂中开发适合小学生个性和兴趣的教学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于三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来优化现有的数学教育模式。
        一、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们对数学存在恐惧心理
        数学是一门很具有抽象化特点的学科,对于培养其学生所具有的抽象思维和创新型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特定的数学思维所具有的抽象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恐惧并发现学习数学很吃力。三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比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学起来更为复杂,一些学生学习动机较弱,因为他们在复杂的计算步骤和计算过程中表现出乏力感,缺少对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二)教师教学方法过分传统
        新课标中对于教师的要求体现在课程中要实施关于学生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有关指导。但是,在三年级学生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仍然会采用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即主要由教师讲课,由学生去进行机械化的记忆,这种教学方法无法通过改善教学氛围的方式过程来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阶段的初期过程,心理状况还不十分成熟,在上课之时非常容易出现走神、粗心等一系列问题,教学气氛的过于沉闷将会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失去应有兴趣,并且这对于有效提高课堂质量毫无意义。



        二、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优化和提高教育质量策略
        (一)概念解释生活化以便于理解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旨在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牢固掌握,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加深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这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思维学习的概念,并为学生发展实用的应用技能开辟了道路。概念解释的生活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有助于理解的便捷教育工具,不仅使教师更方便的进行使用,而且使学生对接受概念产生兴趣。
        (二)运算训练的人性化设置
        进行数学运算练习训练是数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数学也不例外,适当的练习训练不仅可以提高知识教育的质量,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使用基本计算技能。但是,进行过量的运算方面练习有可能会大大加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对于学习效果影响适得其反。教学过程必须尊重这些现实,因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精神和意志蓬勃发展的心理阶段,没有压力,仍然在投身于玩游戏来追求乐趣。
        教师必须在学习活动中积累经验,积累知识,并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训练设置与学生的负荷水平之间的关系,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依此来分配和执行适当数量的作业,防止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同时,教师在选择特定的运算内容时,以高质量的运算为基础,从而达到很好的运算训练效果,使学生认真、舒适、可持续的完成数学运算,促进教育的工作质量提高。
         (三)改变教育概念,更新教育方法
        为了提高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的实用性,教师必须改变现有的教育观念,努力进行相关内容学习。教师需要意识到当前的主流教育主题是素质教育,应该摒弃过去的应试化教育模式,这才是取得良好教育成果的基础。首先,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固有认知,即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主导者和权威者这一观念,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定位,降低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进行平等的交流,并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个性,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掘出自身的思维学习潜能,并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身的不同意见,敢于提问,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帮助有关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就是源于生活,并敢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规范化设置课程,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后,“以人为本”这一概念也在学校广泛普及。教师应将学生视为整个课程的中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中精心设置游戏,尊重小学三年级学生贪玩的本性,小学生虽然心态并不成熟,但并非不热爱学习,这方面就可以由教师来努力让课堂变得有趣,例如,学习对称图形时,要求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以不同的方式折叠,然后撕开,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获得更有趣和更漂亮的对称图形,学生在进行实践当中相互交流,填补了彼此的认知空白,从而营造一片良好的课堂氛围。
        (五)在教学过程当中开展小组化合作学习
        学校要求学生要精诚团结,课堂上集思广益,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共同努力,数学学习过程中也必须遵循学校倡导的精神。教师可以在整个课堂上半部分分析知识和概念要点,下半部分用于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这不仅能使课堂中充满活力,还可以避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产生胆怯感,在课堂中增加小游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体验互动学习和交流的乐趣,这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语: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素质教育理念也一直在普及,作为小学这一基础教育过程中的三年级教师,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运用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逻辑性,教师应保持良好从业的心态,提高学生相应的数学方面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玲. 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J]. 文存阅刊,2017,23(8):23-24.
[2] 侯明明. 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设计及教学方式研究[J]. 新课程(上),2017,56(1):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