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庄培斌
[导读]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水资源、矿产资源、农业和耕地资源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所重视的问题。

福建省华安县华丰中学    庄培斌   363800

摘要: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水资源、矿产资源、农业和耕地资源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所重视的问题。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地理课中才接受这些知识的教育,根据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初中地理老师不仅仅要将书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身品德,这些品德需要老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渗透,如何开展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成为地理老师需要进行钻研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渗透;模式探究
        引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地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学生可以通过初中地理了解到其它地区的山川河谷、风土人情。初中生还处于个人对社会和世界进行初步认知的阶段,作为地理老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推进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并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自身素质,这样的教学模式是符合我国培养品学兼优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的。
        一、初中地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个阶段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进行德育渗透教学模式是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初中生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成绩的优秀和身体的强壮,同时要求初中生具有珍爱自己、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等素质,所以老师就要通过自己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把控,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完成对学生的进行渗透德育教育。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探究
        初中地理内容已经相当丰富,分为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主要介绍中国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耕作、风土人情等;初中地理的世界地理部分为学生打开了自己认识世界的大门,学生在书中可以知道日本有四个主岛构成、非洲也有发达国家、美国由51个州、俄罗斯的领土有那么大。


对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主要采用的不同地区的对比,有对比就会有差距,当差距足够大时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初中地理老师可以通过对教学知识内容的对比进行渗透德育教育,对比教学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因为学生自会根据对比结果进行判断,具体的探索方式通过下述几例可以看出:
        1、通过对比教学进行渗透爱国
        在进行这部分学习时地理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学习世界地理《中东》时可以介绍中东的战争,通过资料介绍中东是一个战争迭起的地区,虽然是两河流域却还是灾民遍地,都是由于战争,再通过和我国进行对比,告诉学生中国能够和平的伟大,我们要爱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爱护我们的国家。在世界地理《印度》一课时,可以介绍印度的耕地比我国多,但是粮食产量比我们低很多,通过对比可以得出我国粮食产量高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让我们的生活衣食无忧,让学生认识到正式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我们才能够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形成爱国的意识。
        2、通过对比教学进行渗透环保节能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对社会对环境友好的人。在学习世界地理《日本》时,可以将日本的淡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与我国的进行对比,可以将我国的卫星航片图和日本的航拍图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日本全是绿色,而我国有很多地方都是土黄色的,日本虽然小但是日本的环保意识强,而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民的环保节能意识差,这样我国的生态环境就会越来越差。通过对比就能让将环保节能的意识渗透给学生。
        3、通过对比教学进行渗透务实上进
        在世界地理教学中,在介绍美国时,地理老师要客观的将我国和美国的在科技和经济方面的差距进行介绍,例如:美国的农场机械化程度很高,美国的农场主不用雇用很多的人工来帮自己管理农场。地理老师也要介绍通过我国人民的不断努力,我国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通过与美国得对比,让学生意识到无论国家还是自己都要认清自己和他人,同时还要不断的努力上进。这就是地理老师通过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的务实上进的意识,帮助学生在以后遇到困难时能不急不躁,稳中求进。
        结束语
        前文所述是对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可以采取的方式方法进行论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地理老师是可以通过自己对课堂内容的调整,去培养具有学生的优良品德,学生在初中时期形成优良品德无论对学生自己、家庭以及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初中阶段结合自己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采取符合学生的方法来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保证学生在初中期间就形成优良的品德,老师也能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从而让学生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筱莉.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9(59):135.
[2]王红.如何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6):25.
[3]杜志浩.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模式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8):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