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赖梦秋
[导读] 近年来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也面临一定的变化,就小学生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地聆来说,它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和艺术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新城学校  赖梦秋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也面临一定的变化,就小学生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地聆来说,它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和艺术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小学音乐欣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的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
        一、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的重要性
        近年来科技的持续进步,人们使用广播电台、电視和网络的頻率和次数变得越来越高,教师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欣赏音乐、聆听音乐的能力,就必须从学生们的层面来教学生们有效地聆听音乐的具体方法。音乐歌曲其本质是某种艺术美学,有效地聆听音乐的真正意义是培养出学生们对音乐歌曲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们全面体会艺术歌曲中蕴涵的内在感悟,故而进一步帮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歌曲的美。有效聆听有助于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让学生们展现出学音乐的主动性。在小学生音乐欣赏中,有效聆听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自身特点、音乐特点和听音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们打造最佳的聆听音乐机会,培养学生们鉴赏和学音乐的兴趣。
        二、小学音乐欣赏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时,传统的方式都是老师先讲课,然后学生听音乐,紧接着学唱歌,音乐教师也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要求对学生展开听、唱、教, 这体现出小学生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单调的问題。在小学生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无法依据学生们感兴趣的点开展教学模式的转变,这是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坐下来仔细聆听,但有些学生已经困倦了,当老师讲授相关音乐知识时,学生经常提不起兴趣,老师讲解的内容无法理解清楚,这也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聆听热情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2、教师缺乏聆听教学意识
        虽然大部分学校在小学开设音乐课程,教师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积极推行音乐欣赏教学,但部分教师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缺乏聆听教学的认识。在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中,还有一些教师仅仅是让学生们单纯地听音乐、学唱歌,把音乐欣赏也看待为只是听音乐和练唱。此外,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也有一部分教师持续讲授音乐歌曲的有关背景、具体内容、思想感情等知识点,将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等同知识点的传递,并不是关注指引学生们鉴赏音乐歌曲,也不关注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兴趣,故而比较难推动学生们聆听音乐能力的进步,致使学生们比较难真正感受到艺术歌曲的吸引力,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无法培养起来。
        3、学生欣赏意愿不强
        还有一些学生不清楚在音乐欣赏课应当学习什么、应该怎么办,许多人觉得听教师的分配就可以,这体现出小学生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的鉴赏主动性不强,欣赏音乐的主要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


小学生音乐素养不高,有关知识储备匮乏,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假如只是灌输式地讲授音乐歌曲的知识点,学生们有时无法完全理解,这样就忽略了指引学生们聆听音乐的环节、并在在听的前提上探讨学生自身感受的环节,忽略了学生们的主体性,这会导致学生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缺乏自己的理解,学生们比较难真正的培养出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的教学措施
        1、选用符合学生特征的音乐
        在挑选音乐欣赏课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特性予以综合考虑。鉴于小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缺乏,教师应该循序渐进、从浅到深、从易到难地进行聆听素材的筛选。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前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高度普及,音乐的承载方式越来越多, 对音乐歌曲的鉴赏范畴也无法过度片面。现阶段流行的歌曲类型多样,为了更好地让小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体会到对多种音乐歌曲的鉴赏的能力,音乐教师应该严格把关,精心挑选不同形式、不同内涵的歌曲。聆听的音乐歌曲应当具备内容鲜明的特性,使学生们在鉴赏环节中出现强烈的兴趣,与此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从而提高小学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在选择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时,应积极与学生沟通,尽量选择学生喜欢和熟悉的作品,这样,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更容易跟所聆听的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作品的选择,要知道它们是否符合音乐欣赏的规范,不要让那些不好的音乐进入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小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从小学生的整体特征出发,选择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特点的音乐作品。
        2、培养学生音乐聆听习惯
        明确音乐聆听的教学要求和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学生的听力能力薄弱,音乐欣赏需要一定的听力能力,要使小学音乐欣赏的聆听教学有效,音乐聆听的教学目标和塑造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是相互促进的。小学时期的学生们倾听的能力不强,音乐鉴赏须要相应的倾听的能力,要使小学生音乐鉴赏的聆听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音乐聆听习惯入手。小学生的注意力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二是注意力容易被干扰。音乐欣赏是一种音乐实践,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他们真正参与音乐临停,他们也会体验到音乐的魅力。老师要向学生们讲解聆听音乐的基本概念,提醒学生们聆听音乐的重要意义,并在聆听音乐的进程中建立舒适清静的教学室内环境,并规定学生们保持安静不要喧哗。老师要充分运用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集中学生们的专注力进行聆听音乐教学。
        3、激发学生的聆听兴趣
        为了能有效的地赏析音乐,老师务必先充分的激起学生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们积极主动學習的强有力保障。所以,在小学生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激起学生们的学习音乐兴致是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老师在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务必重视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例如,借助教具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如多媒体、投影仪、录音机和各种乐器等。同时注意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
        结语: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立足教学和学生实际,通过选择恰当的音乐素材、引导激发学生等多种策略,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聆听效果,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从而有效地达到小学音乐欣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龚晓红.优化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初探[J].学苑教育,2017(12).
[2]孟萱.试析音乐欣赏课充满活力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 34:10-12.
[3]余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2(1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