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鄢仁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鄢仁津
[导读] 在应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时,我们数学教师必须透彻把握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严格遵循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从科学性、合理性及实效性几个方面去衡量,为小学生创设合理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让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霞拔中心小学   鄢仁津  350700

摘要:在应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时,我们数学教师必须透彻把握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严格遵循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从科学性、合理性及实效性几个方面去衡量,为小学生创设合理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让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引言: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我们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具有新奇特点且学生未知的事物来创设与所讲知识相关的教学情境,任课教师利用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以提问的方式把小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激发出来,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踊跃探究之中。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部分教师沿袭传统教学模式
        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依然有不少数学教师依赖传统的教学形式。首先展示本节课的整体内容,只留给学生很少的时间,便开始了有关问题的解答练习。我们无法完全否定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可以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无法在这种情况下提起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无法认真听讲。
         (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较弱
        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一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事实上,不管是什么科目,均有兴致不高的学生。学生无法提起学习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其自身的原因、环境的原因等。如课堂教学气氛、对数学教师的态度、小伙伴或者家庭等因素均会影响其学习兴趣。基于此,怎样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成了教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所学习的数学是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其身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可以密切联系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和具体。我们数学教师在创设过程中,必须要在熟知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着手进行,找寻到设置的问题与小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选取适宜班级学生的特点的数学问题,以此来保证所设置的数学问题情境与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生活必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使得小学生能够在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相一致的问题情境中去掌握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会尽人意,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必然得到有效的提高,真正意义上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运用故事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听故事同样也是他们的最爱。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运用故事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适宜数学的学习氛围,全面有效地吸引学生的上课的注意力,大大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致和积极性。数学的学习必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利用故事教学方法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就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及问题分析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升。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重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个目标,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学习状态中,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创设课堂探究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中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教师所引入、收集和创作的教学资源应该紧紧贴合实际生活,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学习,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通过启发式方法创设问题情景
        启发式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单词,意思是“我找到了”。启发式方法是基于孩子总是希望自己发现事物的心理。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发现法”。有时老师只注重通过演讲来授课,学生不积极参与,大部分时间都感到无聊。但在启发式方法中,学生被鼓励通过构建自己的知识来达到解决方案。老师只是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创设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行探究,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探究法。因为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的答案,所以它又被称为引导发现法或程序化教学。同样,这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这给了学生信心,因为他们自己发现了解决方法,它使学生富有创造力,发展学生的推理和思考能力。
        (五)通过归纳法创设问题情景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科学方法,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一般,从实例到规则或公式。在这种基于归纳法的方法中,学生被介绍一些类似的例子或问题有关一个特定的领域。然后学生们尝试通过观察来建立一个公式、规则、法律或原则。如果一个具体的结果对那些类似的例子或问题成立,那么它对所有其他类似的例子也成立,这种方法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或规则时很有用,喜欢归纳方法的学生可以推断出更复杂的规则公式。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既可以更新和优化师者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方法,还可以大大满足小学生较为强烈的数学学习之需求,充分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致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处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接受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全面提升数学综合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萍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4).
[2]薛礼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措施分析[J].名师在线,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