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自然地理教学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陈银宇
[导读] 微课是互联网技术下诞生的产物,国外很早就将这一种教学模式投入到了实践中,初中地理虽然属于文科,但涉及了大量的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点,同时兼备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我们的教材中除了知识点以外,能够提供的资料比较有限

广西省梧州市藤县藤州中学  陈银宇   543300

摘要:微课是互联网技术下诞生的产物,国外很早就将这一种教学模式投入到了实践中,初中地理虽然属于文科,但涉及了大量的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点,同时兼备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我们的教材中除了知识点以外,能够提供的资料比较有限,初中生在学习这门学科时,在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方面有一定的难度,而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后,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让课本上的知识更加形象化,不仅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也让学生接触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为初中地理的教学形式增添了色彩。
关键词:微课 初中 自然地理教学应用  效果分析
        引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它不仅给地理学科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而且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能够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为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宏观环境下,微课成为许多教师关注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跳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尝试运用微课,创建全新的地理教学模式,让地理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微课的概念
        最早“微课”这一概念是由国外发展引进而来,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的学者针对这一方向做了很多研究,其中胡铁生老师就在2011年将微课定义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以视频作为载体针对某个学科或某个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整合。随后黎加厚教授在2013年提出“微课程”的概念,在视频以外,增加了音频、图片、文稿等多样化的形式,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对微课的形式进行了规范和拓展。
        二、微课在初中自然地理教学应用中的效果
        (一)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
        学生普遍具有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而借助微课进行课程导入,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眼球,帮助学生将注意力快速集中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信息网络化时代,微课教学、短视频教学等的使用必定越来越广泛。相比传统教学,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中使用简短美观的视频、图像、文字等表达地理知识,不仅更契合学生心理,也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如此,微课的应用在讲解课程难点、重点上也有很大的优势;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有很多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很难通过教师机械化、单一化的教学讲解过程来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令课堂氛围变得沉闷乏味,还会让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抵触的情绪。


因此在学习重难点时,教师可以以微课的形式,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或动画,对课本中需要想象和理解的文字加以诠释,例如,在进行《大洲和大洋》的教学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海路面积、比例;了解七大洲的名称、分布以及分界线;掌握四大洋的分布以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了解大陆与大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区分亚非以及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帮助学生建立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针对上述的教学重难点,仅让学生阅读教材和进行语言教学,显然是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重难点的。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七大洲、四大洋的地图,然后在课堂教学时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地球的俯视图,询问学生“从太空中观察地球,能够发现地球大部分是什么颜色的?说明什么?”等待学生回答出是蓝色,说明海洋面积大于大陆面积的答案。然后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南北半球图与水陆半球图,利用其图片加工功能为学生展示分界线,使学生对地球有一个清晰的轮廓认识。接下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编辑功能帮助学生明确每一个大洲和大洋的轮廓、名称、分布情况以及分界线,利用微课让学生对地理教学重难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目前微课应用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第一,微课的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制作的微课课程知识点狭窄、教学目标不清晰、内容不完整,或是在微课的视频时长上设计的过于冗长,已经失去了“微课”本身的意义和优势。所以目前微课的应用上,还需要提高各位在校的高中地理教师对微课的理解和制作微课的意识,提升微课的设计能力,设计出贴合高中地理教学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微课。要注意微课内容的短小精悍,要直观地剖析某个关键知识点,使教材中的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二,高中地理中制作微课的素材资源短缺,微课数量不足。由于网络上关于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还不完善,导致教师在制作高中地理微课时有一定的难度。在合作共赢的环境下,教师在教学中也应紧随时代发展潮流,有效借助互联网开展交流互动,制作微课视频时,应积极和各个地方的教师开展合作,分享经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提高自身的微课视频制作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对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手段,与我国教学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精神相契合,充分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微课的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仅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还大大改善了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薇.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浅谈初中地理微课[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27-128.
[2]张兴玲.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0(24):76-77.
[3]董红.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0(22):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