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 周悦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周悦
[导读] 幼儿教育教学是儿童学习生涯的第一步,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幼儿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差的特点,其教学方式与其他年龄段教学应当有所区别。

黑龙江省八五九农场幼儿园   周悦  156326

摘要:幼儿教育教学是儿童学习生涯的第一步,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幼儿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差的特点,其教学方式与其他年龄段教学应当有所区别。经实践证明,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能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也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心智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有效开展 游戏教学
        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关部门对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其中首要任务是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所以带有趣味性和针对性的游戏教学法成了教师的首选。
        一、游戏化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与游戏密不可分,因此游戏应纳入儿童的教育之中。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和游戏技能都会发展非常迅速,他们活跃、充满活力并且非常乐于与他人交流。尽管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但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将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视为自己的伙伴,喜欢与同伴们交谈玩耍。此时,孩子们开始区分与父母和老师的人际关系,还有同龄其他孩子的人际关系。孩子们与同伴玩游戏以发现他们的个性并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基于游戏的培训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一般教学方法引起的问题,并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将潜在的学习过程有机地融入儿童的日常游戏生活中,并达成完全发展儿童大脑的学习目标。该系统的各种职能同时增强了教孩子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在幼儿园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适宜的游戏教学情境
        教师需要为幼儿创造出一个能够提升学习效率的情境,让他们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情感认知,进而激发出探索欲,成功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理想化的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对班内幼儿的实际情况有充分了解,包括学习状态、学习效率、性格特点等,只有在这样前提背景下创设出的情境才能更符合幼儿的情感需求。第二,要深度挖掘知识点,幼儿时期的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却有足够的广度,知识的涉及范围很大,为教师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发挥空间,可以巧妙地将游戏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出真实的情境,成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最放松的状态参与游戏,同时也能在产生情感体验后对知识产生深层理解,深化记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一点,在创设游戏情境时可以适当地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全班的幼儿提供良好的视听体验,也能让他们产生更真实的情感,能够与知识进行深层思想交流,成功提高学习效率。



        (二)挖掘兴趣点提高自主意识
        幼儿处于思维发展的启蒙阶段,对问题的认知存在着兴趣的发生、发展和减弱的过程,因此老师要在游戏教学中细心捕捉幼儿的兴趣变化,设计多种多样游戏主题来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教学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老师的带动下得到自主意识提高。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通过“做饭”“喂饭”学习到了一些生活小常识,但是玩过几次后幼儿明显出现了兴趣减弱的现象,老师就可以组织开展“给娃娃看病”的游戏,鼓励幼儿自己来设计医院环境、看病环节,表演看病过程中的趣事。老师结合幼儿的兴趣点随时调整游戏教学的内容,使幼儿对游戏教学持续保持浓厚兴趣,为开展有效的游戏教学奠定基础。
        (三)丰富游戏化教学辅助工具
        在幼儿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教学辅助工具的引入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也就是说,要想使游戏化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学工具的辅助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必要的教学工具外,还应当积极鼓励幼儿,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材料,以激发幼儿的自主参与意识,有效提高活动效果。例如,在开展幼儿注意力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比较熟知的形状进行游戏教学,可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玩具,向幼儿提问:请问哪个玩具是三角形?请小朋友们快速拿走。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此类推进行提问,选择不同形状的玩具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使游戏化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搜集废纸板、塑料瓶等废弃物,并结合具体游戏主题,鼓励幼儿通过剪裁、拼接、绘画等多种方试,变废为宝,将各种废弃物变成精美独特的手工艺品。幼儿在此过程中既可以充分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逐渐形成节约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另外,将废旧的生活材料变成游戏材料,也可以达到丰富游戏化教学材料的效果。
        (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孩子
        在进行游戏时,必须要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并且由教师正确引导。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必须保证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保证思维的启发。比如,在进行积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与孩子交流,从而引导孩子搭建积木,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团队配合与审美能力,更可以在沟通过程中强化口语表达能力,这个游戏过程才是一个有趣且有效的过程。
        结束语
        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调动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促进了幼儿想象能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促进了幼儿智力与思维意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丽.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36.
[2]阿尔琴·雪肯.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6):34-35.
[3]卓伊琳.论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J].才智,2020(10):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