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考核和评价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陈玉迎
[导读] 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评价考核的困惑,基于小学美术评价考核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小学美术技能考核的方法。

福建省石狮市祥芝中心小学    陈玉迎

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评价考核的困惑,基于小学美术评价考核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小学美术技能考核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考核评价;基本原则;考核方法
        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借助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信息,对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调整的过程罗森塔尔效应也揭示了评价考核、教师期望与学生自我定位及行为努力程度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评价考核要求越高,学生会越努力。但是评价考核方式的具体应用就像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为利,反之有害。随着教育的改革,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已经成为当前义
务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积极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已经成为所有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然而我们的美术教学评价由于受其自身特性的影响,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学考核评价产生的困惑很多。本文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有关小学美术考核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小学美术评价考核的困惑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所以美术教学考核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如: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令志趣各异、天赋不一的学生高度统一发展,造成千人一面、失去个性的后果。评价考核结果还会受教师的主观因素影响,容易受教师本人的情绪变化、兴趣爱好、风格等的影响,导致考核结果出现较大的争议,很难体现教学评价考核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尽管很多美术教师在多数考核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或特长来选择考核的内容,但教师的美术偏好与美术能力还是会影响到学生的考核结果。由于评价考核结果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导致学生不能综合全面地发展,个性化发展也受到影响。
        二、小学美术评价考核的基本原则
        (一)力求客观系统评价学生的美术素养
        美术教学包括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价等几个领域,因此考核也应该涵盖这几个领域,并且要针对学生的情感反映、参与态度、交流合作、兴趣爱好、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进行多方位的考核,这样的考核才是合理的、科学的。要求教师的考核要有一定的广度,在考核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主要以对学生的美术技能的考核为主。
        (二)对不同学龄的学生选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2011版)》中已经很明确指出,孩子在美术学习中所要求的标准,不同学段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低年级要求: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基于此,我们在考核时就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只要他们基本达成即可。再如高年级的要求:用多种表现方法,有意识地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三)平时评价和期末考核相结合
        为使评价考核全面客观,我把小学美术考核分为平时评价和期末考核两项进行,两项各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平时考核方法:对学生一课一评价考核,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能力、协作精神等的评价考核。每个学期或学年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价考核,学生和家长、社会都比较关注,这对学生总结、回顾美术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它主要以卷面试题和个人创作的形式展开。
         (四)课内课外相结合进行考核评价
        各级各类学校都会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发现美术特长生,这对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积极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和取得较好比赛成绩的同学,在学期末考核评价中可适当加分,以此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
        三、小学美术技能考核的方法
         (一)鉴赏
        鉴赏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以欣赏、评价为主要手段来表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鉴赏考核时我要求学生选课本上或其他地方看到的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进行评述,主要从作品背景、作者生平、自己对作品的认知等方面着手。
         (二)绘画
        绘画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艺术实践活动。一直以来,绘画都是美术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绘画形式多样,而且所需材料相对简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也是分值较高的一项技能考核。我让学生从一学期里学会的绘画种类中选出自己最拿手的一种表现形式,然后根据学生对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处理,给予评判,采用学生评分和老师评分相结合的原则当场打分。
         (三)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教学是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使学生逐步掌握美术语言的关键要素,能增强学生对美术的感受力、理解力。由于美术知识比较抽象,有些内容是要靠学生记忆的,故美术理论考试多采用笔试的形式来进行。笔试的内容有作品种类、色彩知识等,将所学的各种美术基础理论知识以试卷的形式让学生笔答。
         (四)手工
         手工是充分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项美术素养考试,是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融会贯通的实践过程。具体考试内容有贴画、泥塑、纸工、剪纸等,要求学生自己找材料,自行创作,考试的课堂就是学生动手创作的课堂。创作的同学认真投人,课堂活泼而有序。学生的创作过程就是同学欣赏、教师评议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有趣、高效。
        通过这样的美术考试,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绘画、手工及欣赏鉴别等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这样的尝试是可行的,效果也是好的,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美术素质。
参考文献
[1] 庹祯平.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