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韩晓云
[导读] 信息技术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被教师广泛使用。
        韩晓云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张庄镇明德小学 251200
        摘要:信息技术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被教师广泛使用。微课不只是新型的教学资源,同时,它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1微课特点及应用意义的简单概述
微课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课堂,它的时间更短,内容更加精炼,授课方式也由板书教学转变为网络视频教学。微课通过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的使用,借助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进行在线教学,因此,微课的应用需要先用手机、摄影机等设备对数学知识的关键内容进行录制。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炼、对时间空间要求较低、方便快捷等特点,对于教师而言,具有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提高学习效率、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巩固的作用。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都是意义非常重大的开拓性教学方式。
微课的主要特点如下:第一,内容精炼。微课时长通常控制在5-10分钟之内,要在短时间内进行知识点讲解,必须要保证其精炼性。这就说明了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提升学习效率的意义。第二,传播广。微课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授课的,只需要用手机、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对观看设备要求低,手机与电脑的普及率非常大,所以微课的传播范围也非常广。第三,内容更具针对性。微课受时长限制,重在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的分析,针对性更强。第四,学生个体针对性更强。微课与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内容,同时也能够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反复观看学习,比起传统教学模式,它更能顾及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具有很强的个体针对性。
微课不需要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进行详细讲解,教学时间的限制,能够将传统课堂40多分钟的内容,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将知识重点和考点进行精炼整合,简单明确地指出学生在学习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视频为形式的授课方式、以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为媒介的传播途径,既保障了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特点内容学习的需求,还能针对自己不懂的教学难题反复观看,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增加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微课的应用替代了一部分教师的指导工作,在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2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通过碎片化的学习内容,把教材知识点和相关例题进行结合,通过短短几分钟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理解,既有传统教学资源,更有具体的经验总结和练习等资源,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微课主要采用微视频、图片的形式,把视、听、说更好地结合,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1小学数学学生学习情况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学习的理解不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学习,而且在时间比较长的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都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强调学生成绩,对例题进行讲解,没有总结学习经验,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效率不高,对知识的理解没有加深,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2微课的促进作用
在微课的教学中,一般分为多个教学单元,通过更全面的讲解让学生理解知识。通过把图片和知识结合起来教学,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微视频中也有许多解题技巧,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微课也有对知识重难点的讲解,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策
        3.1运用微课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改倡导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全面、系统地认识新课堂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并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综合能力,以此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而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无疑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血液。通过实践证明,教师充分利用微课教学资源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前需要根据所传授的数学内容精心准备微课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教学视频,以此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爱上数学,并乐于学习数学。比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材中的内容并观看微课视频中所讲解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画法,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和认识这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这节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以前所学知识的影响,尤其是在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面积上很容易漏掉其他面。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巩固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印象,并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长方形与长方体,正方形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3.2选择重、难点知识作为微课内容
        小学生很难在课堂上长久保持专注的学习能力,走神、交头接耳等现象屡见不鲜。而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可以让教师通过微课视频梳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对此,教师所录制的微课视频要尽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时,学生需要学会区别真、假分数的不同和分数的应用。这是这节数学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然而,教师在课堂上很难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不能及时获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观看、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
        3.3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设计微课
        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统一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程度也会各不相同。可见,微课这一辅助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设置不同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自行观看、学习。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为学生梳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让学生重新学习课堂中的重点内容,帮助他们查漏补缺。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拓展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与记忆所学的数学知识点,确保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和质量的提升。通过数学教师精心地为学生设计微课视频,将重难点内容融入视频中,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图像,使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增添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去学习和复习具体的知识,实现了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学生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去调整学习的进度,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姜羽秋.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 2017(1).
[2] 梁海嘉.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