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赵雅梅
[导读] 本文主要围绕提高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措施展开论述
        赵雅梅
        江苏省昆山市民办珠江学校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提高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措施展开论述,首先从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上分析了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因素,随后,便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课堂教学环节上探讨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堂的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上作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提高策略
一、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一)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虽然小学语文是最为基础的语文教育,但该学科中仍包含着大量的文学知识,这对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和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并且大部分的小学生普遍具有贪玩好动,活动天真的年龄特点,其自控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弱,很难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长久的集中,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便会产生畏难心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现阶段学校教育中能够应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十分多样化,但由于应试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颇为深远,这就导致了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并且还会为了快速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学进度,继续沿用以往“讲授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很明显的弊端就是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长此以往,小学生在机械重复的学习和背诵当中,便会渐渐的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会对学习小学语文知识产生抗拒与厌恶情绪,这不仅影响着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的综合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方法
(一)课前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警世名言在教学领域当中也同样适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若想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意识到课前导入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仅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课前备课做好,更要注重课前导入环节的教学工作,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创编和改造,针对小学的兴趣特点和性格偏好有根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在课前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圆明园毁灭前的图像或影像,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的教学优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在学生观看影像时向学生提出“同学们,这幅图片你们熟悉吗?你们觉得圆明园好看吗?想知道圆明园是如何被毁灭的吗?”等具有引导性的教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和学习兴趣的调动下,更加深入的探究圆明园毁灭的原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强化学生复兴伟大中国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课中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当今的学校教育要重视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并且有关小学语文的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了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寓教于乐教学理念。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贯彻这一教学理念,打破原有的“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结构,注重师生平等关系的构建以及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的营造。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章后,分组扮演文中“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等角色,从而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促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不断的强化自身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感受文中周瑜、诸葛亮等鲜明的人物形象,感知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优秀之处,产生阅读和鉴赏名著的兴趣。
(三)课后重复教学内容,巩固知识
        课后是课堂教学的总结环节,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好课后这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更加严谨。可使用有效性提问教学法,向学生提出与本节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与重复,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可适当的给予提醒。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够发挥小学生机械记忆和短期记忆能力强的特点,促使学生自主内化知识,提高自身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强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稚子弄冰》这则古诗后,教师可在课后环节让学生根据诗中的“脱晓冰”“敲玉簪(敲玉磬)”“忽作玻璃碎地声”三个环节想象“稚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并为学生布置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写古诗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不断的巩固与重复知识内容,从而有效的加深学生对这篇古诗的印象和记忆,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仿写和改写训练中得到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若想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开展教学的前提条件,关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从而构建一个系统化、全面性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苑征.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2):58-59. DOI:10.12241/j.1009-7252.2020.04.033.
[2]王亚军.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探析[J].学周刊,2020,(21):65-6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1.032.
[3]苑征.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4):58-59. DOI:10.12241/j.1009-7252.2020.04.033.
[4]李继梅.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新一代,2020,25(20):120. DOI:10.12242/j.issn.1003-2851.2020.20.0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