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嶷恒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的学习与教育在幼儿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游戏是大部分幼儿喜爱的教学形式,不仅能有效调动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有效活跃幼儿的思维,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进而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但由于教师能力素养、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进行改革创新。鉴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又详细研究了游戏化教学策略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教学策略;应用
1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及重要作用,也开始积极在实际的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但由于部分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现阶段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还存在如下的问题:
1.1游戏化教学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很多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存在偏颇,很多教师尽管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趣味十足的教学游戏,但并未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课堂教学与游戏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仅仅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其次,很多教师并未关注游戏情景的设置是否合理而是更多关注游戏与游戏之间的连贯,这就导致了游戏的实际效用较低,严重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
1.2教师对于幼儿活动的指导缺乏科学性据
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的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导致幼儿在游戏以及学习活动中无法准确的抓住教师的意思。与此同时,在开展幼儿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位置,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不注重引导幼儿参与至游戏活动中,在活动中幼儿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鉴于此,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过程之中,应当给予更多的科学化的指导。
1.3幼儿园环境中缺失游戏性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形势的加剧,家长的望子成龙的心情愈加强烈,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加的重视,往往会在幼儿阶段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而这样的做法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与此同时,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给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游戏空间与游戏时间的设定,阻碍游戏化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游戏化教学策略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2.1正确认知游戏教学
随着国家与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逐渐重视,幼儿园教育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针对现在应用范围较广的游戏化教学,许多幼儿园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教师可以增加课上师生游戏互动时间,增加幼儿游戏项目等。对于年纪较小,心智还极为不成熟的幼儿来说,游戏应当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媒介。但是,针对这项转变许多幼师却并未完全理解其深刻内涵。
所谓游戏化教学,不是指单纯的陪幼儿玩游戏[1],部分幼师将游戏化教学与简单的带领幼儿玩游戏混为一谈,他们认为游戏化教学就是让幼儿在课堂上玩游戏,这样的认知是错误且片面的,游戏的确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所有游戏又能起到教育作用。还有部分幼师过度解读了教学二字而忽略了游戏化,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严肃,留给幼儿的游戏时间少,开展的游戏也过于无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是存在极大问题的,幼儿园的幼儿正是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时候,如果教师过于限制他们的自由,遏制他们的天性,这只会让幼儿对学习对学校产生抗拒心理。这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应当正确清醒的认识何为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引导幼儿自愿自觉开展游戏,教师作为引导者带领幼儿从中获取知识,二是选取适合幼儿开展的游戏,并对幼儿做出适当地约束。
2.2做好前期教学准备
做好游戏化教学策略实施的准备互动,是确保幼儿游戏化教学工作得以流畅性实施的条件。简单来说,游戏化教学策略实施的前期准备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两种。物质类,是指教师在游戏教学期间所应用到的道具,包括板凳、模型等;非物质类,是指教师教学实践期间,需要考虑到相关性问题,它包括语言知识、游戏环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情况了解等方面。某幼儿园进行游戏化教学策略实施期间,教师就以《种植物》为课题,组织幼儿进行花朵种植与培养,为确保此次课题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策略开展前进行了相应的准备:第一,按照幼儿数量,准备充足的花盆、小铲、花种子、水壶等用具,并为幼儿准备了一个观看种子成长过程的宣传片;第二,教师结合班级中学生的相关资料,探究学生成长中对游戏的趣味点,并对应设计了情景游戏、师生对话游戏环节。幼儿园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优化,应从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期准备开始,一方面,有序地实行前期教学工作准备,为教师教学计划的有序实施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需依据幼儿需求进行教学,有助于帮助幼儿能力迅速提升。
2.3注重引入丰富的游戏材料
在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过程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多种多样的材料,给予幼儿的必要的指导与帮助,推进幼儿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2]。为此,在使用游戏材料的过程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自主的想象自己喜欢的材料,强化对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主的观察各种新型的游戏材料。比如,教师可以先在桌面上摆放多种形状的玩具,然后向幼儿提出问题,诸如“哪位小朋友可以帮老师拿走圆形的玩具?”以此类推,让幼儿分别拿走长方形、正方性以及三角形的玩具,在这个简单的小游戏中,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氛围与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进行积极的思考,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实现对幼儿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
结语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策略是全新的现代化学前教育措施。相较于传统的幼儿园教学策略,游戏化教学策略能最大限度地符合学龄前幼儿的认知规律,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但由于各项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幼儿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本班幼儿兴趣爱好、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计划,巧妙运用游戏材料,强化与家长、社会的合作,提升幼儿园教学效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江鹤.略谈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南北桥,2017,(20):198.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197.
[2] 沈嘉熹.刍议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速读(下旬),201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