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成都市简阳市三合镇中心小学 641406
摘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个人的所见所感有限,一味孤身学习,容易误入学习死角。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集他人之所长,补自身之所短,拓宽学生思维。同时,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能明确学生课堂地位,保证语文课堂的活跃度,提高农村语文课堂的教学转化率。本文将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运用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农村
引言
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区域生产力较为落后,教学资源较为贫瘠,学生无法有效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语文学习,语文课堂的质量尤为重要。然而,当下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不高,课堂转化率也较为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许多农村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仍是采用的老旧的“灌溉式”教学,台上老师口若悬河,好不精彩,台下学生垂头不语,无精打采。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语文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地位,使得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兴致缺失。新时代下,需让学生回归教学主体,为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在语文教学中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革新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提倡合作学习,一方面,能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互相扶持,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生生互动,让学生尽快融入班级集体这一小型社会组织,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合作学习可以让不同学生的思想发生碰撞,让学生正视自身的优缺点,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开展合作学习,能使教学重心向学生偏移,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活跃度。
2.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过程
2.1科学划分小组成员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班级里的学生也一样。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需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进行考虑,力求让每一个小组的语文综合水平接近,并做到组间同质、组内互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语文水平的高低,大致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再以学生的脾性适配度作为参考,将这三类学生进行组合。让优生帮助差生,能有效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质量。同时,相似的兴趣爱好,能快速架起沟通的桥梁,有助于维持组内和谐,构筑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还需要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安排具体工作,例安排统筹能力强的学生做小组长,领导学习;安排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做小组监督,督促学习;安排活泼开朗的学生做小组汇报员,汇报学习成果……将不同能力的学生安排到小组的不同岗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2明确小组学习任务
没有共同目标的团队,将如一盘散沙,没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小组亦是如此。教师在利用合作学习法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明确制定小组学习目标,让学生朝着同一目标前进。为小组成员颁布统一、明确的学习任务,一方面,能明确小组学习的最终目的,减少学生不必要的付出,保证小组学习的学习质量。同时,能让学生在这一大前提背景下,充分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另一方面,能让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协助,齐心协力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小组凝聚力,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
2.3教学指导与教学干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在学海航行时的罗盘。因此,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干预、教学指导。在教学时,首先,教师需“授人以渔”,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整合知识、标注重难点;其次,教师需适时抛出问题,引领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让学生能在讨论中大胆质疑,精心求证,促使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求证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在学生展示完小组学习成果后,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点评,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学有所得;最后,教师应鼓励小组内部成员相互督促,将部分背诵、默写等工作落实到小组内,合理利用小组资源完成课后知识的巩固。
3.教学实例
以下,将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课《草原》为例,详细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3.1明确教学目标
结合课后训练内容,制定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理解课文的重点字词,赏析文章优美词句;积累文中好词好句,领略草原风光,学习作者写作手法;背诵课文第一段内容。
3.2教学实践
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小组力量,收集草原相关资料,具象化草原这一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重点的语句,批注自身感受。其次,教师需抛出问题,引领学生就自身感想进行组内讨论。如在教学第一段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通读第一段内容,你从哪些地方领略了草原之美?和你的小组成员分享一下。”最后,教师需要构筑组外交流的桥梁,让小组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结合课文浅谈对于草原的印象,并对此加以总结点评与延伸。组A:“我们小组认为草原的特点是大、绿,‘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师:“很好,本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其中‘一碧千里’完美展现了草原的苍翠辽阔,除这一个词外,文章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草原的绿呢?”组B:“一碧千里、绿的、绿毯、翠色欲流。”师:“此外同学们还能想到什么关于绿色的描写?”组C:“绿草如茵、苍翠欲滴、蓊蓊郁郁”。合理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与延伸,能发散学生思维,深化学生文学素养。在教学完成后,教师可让小组长进行管理监督,组织组内同学完成第一段的背诵,与本课生词的听写,完成知识的巩固复习。
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十分重要。为保障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首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小组成员;其次,需要设置清晰的学习目标,以此提高小组凝聚力;同时,教师还应教授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提高小组学习效率,完善小组学习的评价体系,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最后,让改革作业形式,让合作学习善始善终。
参考文献:
[1]廖勇,朱廉清,伍啟玲.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基于学生需求的探索噗[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5):34-37+98.
[2]李拥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主线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1):5.
[3]盘代英.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1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