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张金玲
[导读] 问题导向教学方法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以问题进行引导
        张金玲
        黑龙江省安达市幸福小学     151400
        摘要:问题导向教学方法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以问题进行引导,使小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学习,促进知识的有效内化,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本文探讨了问题导向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策略,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问题导向;小学语文;有机结合

前言: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注重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以促进知识内化。通过联系问题导向,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主动地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思考,强化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把握问题导向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的有效方法,发挥问题导向教学方法的引导作用。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向方法应用的问题分析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进行问题设置过程中,教师未能够联系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设置存在形式化、机械化的问题,难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提问中,一些教师设置的问题较为简单、机械,无法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制约了课堂教学实效性。
        其次,问题的设置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导向方法的应用,忽略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水平,小学生难以结合问题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从而导致一些小学生无法有效地融入到课堂学习及思考中,制约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最后,语文课堂提问中,一些教师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未能够给予小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比较单调,并且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缺乏探究思考,阻碍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及思考[1]。
二、问题导向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策略分析
        联系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导向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来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促进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更加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对此,问题导向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联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教学针对性
        问题导向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要关注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以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性。通过联系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有趣儿的问题,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2]。

例如,在开展《大地的话》一课教学时,联系诗歌的内容,结合“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内容,联系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使小学生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说话的内容是什么?”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借助于生动化、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对诗歌内容、内涵进行有效地感受,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二)把握小学生认知水平,拓宽学习视野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应用,要注重把握小学生认知水平,注重对小学生学习视野进行拓展,从而使小学生深入地融入到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把握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小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通过联系小学生认知水平,并结合问题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深度思考,使小学生的学习视野变得更加宽广,从而使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学习素养得到有效地提升[3]。例如,在开展《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的时候,联系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联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诗的内容,引导小学生思考乡村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乡村的自然风光美在哪里?以此为导入,联系《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歌内容,引导小学生结合篱落、树头、菜花等景物描写,对诗歌表现出的田园风光进行感知,深入地参与到诗歌的学习及思考当中,对本诗的内容及内涵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
(三)突出小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小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问题导向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注重以小学生为学习主体,并借助于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与小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小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把握。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握差异化教学理论,对小学生做好分层教学引导。如联系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成绩等,将小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学习成绩优异、成绩一般、成绩较差的学生。之后,结合学生不同层次,把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使每一个学习小组都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分组之后,教师结合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及思考,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通过这一方式,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问题导向与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融合,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结束语: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发挥问题导向教学方法的功能及作用,指引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及思考,有效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内化,发展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加强问题导向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真正地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何建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路径[J].教育观察,2019,8(25):55-56.
[2]张德云.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4):26-28.
[3]陈春蓉.多维设计,有效拓展——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问题设计[J].海峡科学,2017(02):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