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
海拉尔河东幼儿园 身份证号:15210119931211****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就在于教学内容的难度有所提升、教学的科目增多,这些都给幼儿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幼儿家长对于幼儿给予了过高的期望,他们希望幼儿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同时也受到了我国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此,本文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表现;原因;解决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1教学知识难度大
幼儿教育重点在于促进幼儿认识感知能力提高,所以多以游戏为主,以唱歌、舞蹈为辅,但是部分幼儿园却在教学知识上增加难度,出现小学阶段才有的古诗背诵、拼音拼读、汉字书写、简单计算等等。因为幼儿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在这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理解上非常吃力,对幼儿教授小学课程不仅不利于幼儿的成长,甚至会因此使其产生厌学心理。
1.2行为规范以小学为标准
部分幼儿教师在管理幼儿的过程中会以小学生的标准去严格要求幼儿,比如铃响之后一定要回到屋内,上课必须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等等,实际上这些要求是对幼儿好动天性的强制化抑制,极易导致幼儿出现畏惧情绪。此外,幼儿教师还会留下课后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这种过于小学化的行为规范,容易出现物极必反的效果。
1.3教学方法太过重视知识讲授
从教学方法层面来看,幼儿教育同样存在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幼儿教学存在课堂化的情况,本来以游戏为主的幼儿教学方式,却逐渐被课堂知识讲授所取代。这种明显小学化的教学方法,会使幼儿教育对知识灌输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现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的状态,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也成为如今幼儿园的常态。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2.1社会竞争形势影响
如今社会就业形势日渐严峻,“毕业等于失业”的情形司空见惯,房贷、车贷以及就医等方面的压力,也使年轻人的社会生存面临着巨大挑战。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从娃娃抓起”等口号,而幼儿园为了迎合社会形势选择了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形成了不良风气。
2.2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偏差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民办幼儿园兴起。但是这些幼儿园在管理水平及其他能力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其中便有部分幼儿园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开设了诸多小学化的课程,只顾迎合社会与家长的需求而忽视幼儿的健康成长。此外,由于民办幼儿园对幼儿教育工作者并未提出太高要求,所以有许多不具备职业资格的社会人士担任幼儿教师,在无专业理论知识支撑下开展幼儿教育活动,难免会用到小学化的教育方式。
2.3应试教育大环境影响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受到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较为深刻,这一现象也波及了对幼儿的教育。“一考定终身”的机制一直伴随着学生成长,如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等等。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启蒙,同样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教育阶段,所以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后续的应试教育中能够拥有更大优势,便会要求幼儿去接受与年龄不符的高级别教育。社会大环境是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
2.4幼小衔接机制不够完善
许多小学在招生分班时,往往会选择通过考试按成绩排名分班,一味追求升学率。尽管如今教育部明确规定不允许这类情况发生,但是依旧有部分学校变相采取这一方式。而为了赶上小学教育的节奏,培养更多优质小学生源,幼儿园会在教育功利性的驱使下以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去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希望能够为幼儿园赢得更好的社会名声。
然而,这种极不完善的幼小衔接机制会使幼儿过早地面临升学压力,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但是会导致幼儿过早产生厌学心理,对后续学习的兴趣会持续下降。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
3.1改变教学方法
幼儿教师改变教学的方法是防止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的最佳途径。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幼儿教师应该合理的选择教学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方式,让幼儿能够在游戏的工程中快乐成长。比如当教师在培养幼儿算数能力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幼儿玩“老鹰抓小鸡”游戏,当结束游戏以后,教师再安排学生数一下还剩下多少个同学,再查一下被抓走的同学,把这两个总数相加和玩游戏前学生的总数相对比,看看是不是相同的。如此便能够轻松的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掌握算数能力。
3.2家园共建,形成合力
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可以倾尽所有,为的都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承受能力。对此,若是希望能够彻底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那么幼儿教师就应该与幼儿家长共同努力,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首先,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承受能力进行教学,确保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幼儿能够接受的。其次,幼儿家长应该多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向幼儿教师吸取先进的育儿心得,与幼儿教师建立统一战线,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活动,邀请幼儿家长前来参加,幼儿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向幼儿家长讲述幼儿在园内的表现情况,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幼儿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幼儿园也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幼儿家长可以参与幼儿园部分事项的管理,让幼儿家长也能够成为幼儿园的主人。
3.3加强幼小衔接,建立良好合作
1.牢固树立幼小衔接理念
幼小衔接指的就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幼儿园应该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传授给幼儿一些适合他们学习的知识,从而为幼儿将来进行小学学习做好准备。而小学则应该组织教师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形式进行充分了解,从而适应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2.改革小学课程
小学要加强对幼儿身心规律和年龄特点的研究,当幼儿刚刚进入小学学习时,应该开展适应幼儿年龄段的教学活动,可降低教学门槛,放慢教学的脚步,比如拼音教学可从一个月放宽到一学期,古诗不要急着背等。适当增加对幼儿的心理疏导,做好角色的转化。
3.4加强政府监督管理
倾向幼儿教育属于一项公益性事业,该项事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投入与监督管理。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于学前阶段的教育,无论是经费投入还是监管力度,都存在一定的缺失,所以也导致幼儿教育在小学化倾向道路上越走越偏。所以,为了纠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政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职责,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管,可行的举措包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去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细则,出台相关文件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形式、方法等进行具体规定;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考试要进行处罚,确保幼儿在园游戏、活动的时间,严禁幼儿园强迫幼儿去参加各种兴趣班。此外,对于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政府方面也需加大投入力度,让更多高素质教师能够自觉抵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行为。
四、结束语
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应该及时作出改变,改变当下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形式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幼儿教师还要与幼儿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家园之间时刻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为规范幼儿教育问题出力。另外还要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彼此建立良好的合作,从而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也彻底的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孙钰.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危害及解决对策[J].学周刊,2014,(1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