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51小学 442000
摘要:新课改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方面要加强重视,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举措。教师只有对这一基础环节加强重视,才能真正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为学生的良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写作教学;观察能力
引言
自新课程教学改革推行以来,我国倡导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体系中,写作是可以展现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方面都存在问题,如兴趣不高,能力不强,素材匮乏等。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有效缓解。
一、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作用
一方面,观察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最大的素材库。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可以积累很多有价值、真实的写作素材,丰富自己的资源。另一方面,观察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价值观及人生观的树立。在观察不同事物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形成个人的理解以及认知,受观察事物的影响,改变自己的思维,从而完善个人价值体系。
二、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
1.调动学生观察的热情
在写作教学中,为了整体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观察的热情,引导学生进入观察的环境中,为写作的内容积累和收集素材,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要想提高写作的能力,学生自身要具备比较突出的观察能力,能从身边的生活中收集素材。对此,教师在激发学生观察热情的时候,就要注重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通过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做好准备工作,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对观察产生动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从观察中收集到相应的信息,才能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写作的内容产生好奇,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才能投入观察并有所收获。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生活,让学生观察小蝌蚪的状态,并让其将生活中的小蝌蚪和书本中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有哪些不同之处。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小动物,如小狗、小猫,进行观察,观察其体态、神态以及在生活中的可爱之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积累观察经验,为学生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这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2.注重学生观察技巧的培养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的特点进行紧密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只有教会学生观察的具体方法,才能真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观察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顺序进行观察。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观察方法,也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从眼睛所看到的顺序对事物进行观察。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进入教室这一行为进行观察。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视觉角度对教师进入教室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内容写入作文中,这样就能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的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事物特点的方面进行观察,突出观察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掌握事物特征,提升学生观察的整体效率。另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多方位、反复地观察事物,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这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积极作用,方便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观察的方法写出丰富性的内容。
例如,在“有趣的观察”单元习作中,以植物为例将牵牛花带入课堂,或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牵牛花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不同观察角度下的牵牛花,所呈现的观察效果是不同的。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使其认识到不同角度观察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这对丰富学生写作的经验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加上文字运用基础较差,因此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常出现表达含糊不清、内容不够充实等情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对自己在校园以及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细心观察,并将这些细节积累成为自己的作文习作素材。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发现自己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同时,在布置作文习作时,为了加强小学生的作文主题升华能力,写出的作文更有内容,教师还应固定写作场景,并让学生将自己代入这种场景中,写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场景时会怎样选择以及这样处理的想法。这种情景锻炼,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习作技巧并让文字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再如,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学习《掌声》时,就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课文学习感受,写出读后感。与此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思绪,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辅设备,播放相关好人好事的视频,例如《感动中国》《新时代好少年》,让学生就其中的感人事迹进行文章创作,写出自己观看时的感悟。这种文字阅读加上创作的方式,能够让小学生的三观得到良好塑造,拥有更好的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教师需要以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学会把握观察重点。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做好日常生活的观察引导,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丰富写作思维,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学周刊,2019(20):73.
[2]郑艺惠.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J].学周刊,2019(11):127.
[3]贾小伟.如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