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科学史被弱化了吗?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 赵瑞芬
[导读] 在生物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中未见科学史,很多教师对此产生困惑

        赵瑞芬
        南京市中华中学  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在生物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中未见科学史,很多教师对此产生困惑,有人认为新课标弱化了科学史地位。从新课标的课程内容、教学建议、编写建议等角度分析科学史在新课标中的地位,发现科学史并未被弱化。
        关键词:新课标  科学史  课程内容  核心素养
   
        最近参加了几次关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专题研讨,每次均有教师对科学史教学提出困惑:“新课标删除了科学史内容,今后是不是应该淡化科学史教学?”其理由是在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中已不见“细胞学说”、“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等生物科学史内容。那新课标修订后的科学史被弱化了吗?真的被删减了吗?本文将从四个角度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1 从新课标的“课程内容”看科学史
        仔细研读课标,对比新旧课标的差异,可以发现新课标修订确实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此次修订提出的理念是“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1]。“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模块内容聚焦大概念,精简容量、突出重点、切合年龄特点、明确学习要求,确保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由于新课标以大概念和重要概念构建课程内容,科学史未在概念中出现属于正常现象,这是因为课程的内容框架进行了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史的地位下降了。笔者注意到新课标在介绍“模块1分子与细胞”时,最后一句话是“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3]。由此说明,新课标并非有意弱化科学史。
        此外,概念的形成需要以事实和科学思维过程为基础,而科学史呈现的正是科学事实和科学研究过程,新课标既然重视“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那么科学史的学习则是概念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从新课标的“教学建议”看科学史
        新课标的教学建议第7条就是“注重科学史和科学本质的学习”,新课标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

这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很有意义的。本课程标准的多处内容都包含科学史的要素,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科学史来开展教学” [4] 。既然新课标已明确建议“注重科学史的学习”,说明科学史的地位在本次修订中并未被削弱,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加以运用。
3  从教科书的“编写建议”看科学史
        新课标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也对引入科学史提出了要求。“适当引入生物科学史内容。生物科学史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世界观、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内容,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尤其是生物科学史中的许多经典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好范例,教科书编写应利用好这些资源” [5]。在教科书的编写建议中也强调了科学史的重要性,说明新课标对科学史学习的重视,教师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科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从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看科学史
        笔者就这个话题咨询了几位专家,包括省市教研员和大学教授,请他们对新课标中科学史“地位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专家们无一例外地认为“新课标没有弱化科学史地位”,他们解释说:一方面科学史蕴含大量事实证据,而生物学概念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撑,科学史对概念的学习不可或缺,对生命观念的建立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科学史学习能帮助学生加强对科学研究过程和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史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素材。高中生物学课程的设计,强调以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那么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对实现这一宗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修订后的教学内容因框架所限,没有明确写出科学史内容,并非有意淡化或删减,相反许多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基于大量的事实证据,通过抽象、概括活动形成的,一些重要的原理、规律的发现历程、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结论的形成过程等资料,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书也认为,“科学史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因而教师应充分利用科学史来开展教学”  [6]。“生命科学发展史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价值” [7]。
        综上所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因为内容框架调整,没有在概念中列出科学史,但并未弱化科学史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科学史的学习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科学研究思路以及形成生命观念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充分挖掘新课标内容中的科学史要素,加强科学史教学,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但也应当注意,在运用科学史教学时,对于科学史资料中涉及的知识、过程和方法等,不需要学生作为重要概念去记忆和掌握。
参考文献
[1] [2] [3] [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 [7]刘恩山 曹保义.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