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玉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铁锁关镇初级中学 724400
摘要:通过初中语文教学来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给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笔者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思维能力,给其将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初中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让学生未来的发展之路更加平坦。
1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
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在于教师的重视程度较低,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导致学生在不同的知识获取和应用方面不够熟练。初中语文教学的措施、方法依然停留在灌输式教学层面上,对学生的思维培养采取极端干预的措施来完成。某语文教师对学生思维强制性干预,由于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看法,该教师直接在课堂上对学生以极其刻薄的语言来批评,同时对学生实施体罚,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一个持续积累、持续进步的过程,教师需要与学生沟通、交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加强,教师的观点和想法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他们更多的是给出建议,而不是意见。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需加强科学的引导,伴随不断的锻炼和个人视野的开阔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解决,还是要从源头着手。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2.1转变教学模式,进行良好学习环境营造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若是学习氛围良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会有明显的提高。这便要求教师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这样能够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首先,教师教学的时候,需要转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小组合作、讨论以及提问等教学方式运用进来,这样能够很好的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这也能够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学生也能够在问题提出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学生之间也能够形成一定的竞争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还能够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此外,教师可以根据社会时代的变化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更新,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还能够独处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水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还能够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和空间,对初中语文教学改进有着重要意义。
2.2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创新创造力的重要思想源泉,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教学文本时,也应当对文本进行灵活地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思维能力,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丰富的认知。例如,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在互联网中寻找课文中所描写的植物照片或者影视作品,让学生去思考,如果自己来描写紫藤萝瀑布,那么应当去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将自己的写作思维写在练习本上作为学习参考。随后教师在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去总结作者是如何描写紫藤萝瀑布的,对比自己的描写思路去思考作者描写思路的优点,引导学生去展开联想,更加深入地对教学内容展开探讨,从而由自身内心出发去感受到紫藤萝生命力和表现出的人生哲理。
2.3生活化教学
语文是一门自然性、实用性、综合性和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语文教学同样不能独立于生活之外,否则,教学活动便会生涩、单调,丧失活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拓展教学内容,加强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在生活中汲取知识,感悟语文的魅力,理解平凡琐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德育教育。在《故乡》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故乡来讲解课文,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作为线索,贯穿于《故乡》这篇课文的始终,让学生将自己的故乡情迁移到课文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再将文章中描写的故乡情转移到生活中,丰富和升华内心情感,获得新的感悟。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故乡最值得你骄傲的是哪些方面?你最爱故乡的什么?交流和互动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描写故乡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后,教师可以围绕“故乡”这一主题布置实践作业,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照片、文字等各种形式寻找和记录故乡的特色,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以及对文章的感悟寄托于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热爱故乡、为故乡骄傲的情怀。
2.4设计系列训练,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不同的思维品质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一系列的思维训练,以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训练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或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能够在这种训练中培养思维品质,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成长都非常重要,这便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提高学生思维发散能力,从而给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玉芬.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0):80-81.
[2]刘静.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82-83.
[3]朱立仁.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1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