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与情感教学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上)   作者:冯来弟
[导读]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创造出生动的情景

        冯来弟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滨江小学   4250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创造出生动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学生进行创造奠定基础,并利用语言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帮助学生体验情感,真正理解小学语文内涵,所以本文就情景创设和情感教学展开研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情景创设;情感教学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进行情景的创设,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情感教学也有同样的作用,把学生置于情境之中,感受语文文字的美好,通过情感体验和渗透,让学生与语文产生共鸣,真正让学生喜欢上小学语文学习。
        一、情景创设和情感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实现通过对班级不同学生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等的分析,提前进行情景的创设,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置于生动形象的语文情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热情。而情感教学则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情感渗透的角度,对学生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小学语文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更加生动立体的角度感受语文教材中抽象的语言文字。
        二、情景创设的策略
        1、直观方式展现主题
        进行教学情景创设,其根本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小学语文知识。所以过度的铺垫和引导,反而有舍本逐末的效果。对于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就用直观的方式进行讲解,反而能更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因此在进行情景创设的时候,要根据知识作出调整,有的知识点知识性比较强,就可以让创设的情景更加自然贴切教学。
        2、提出疑问创设情景
        教师通过设置趣味性强、有争论价值、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希望能通过自主提出问题、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产生对小学语文的成就感。
        3、多媒体创设画面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语文总结和底蕴较少,对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要么模棱两可,要么就完全无法理解,而且学生此时的思维多以直观为主,所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制作便于学生理解的画面情景,帮助学生更加理解小学语文内涵。
        4、基于生活创设情景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打破知识与实际的界限,帮助学生运用生活所察,来思考语文内涵,用把语文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构建生活现实与科学间的联系。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的时候,作者以通俗的语言配合大胆的想象,展现了纳米技术。

教师在教学前,先大家开展想象,既然纳米那么小,到底有多小呢?人的头发直径大概是多少纳米呢?如果把直径一纳米的小球放在乒乓球上,是不是有点像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运用生活中的物体,直观展现纳米的小。
        5、利用表演理解语文
        教师通过创设表演的情景,即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人物和场景,让学生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体,通过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守株待兔》一文的教学中,让一个学生扮演兔子,一个学生扮演耕田者,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第一次兔子会触株而死,之后兔子却不可得的原因。
        三、情感教学的方式
        1、深情朗读体验魅力
        教师通过范读,把文章读透给学生听,也要求学生自身要充分地朗读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渴望朗读的愿望,也让学生进行模仿,或者运用个别、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从自身的朗读中,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和韵味。
        2、音乐配乐激发情感
        教师除了运用朗读策略,还可以通过音乐,增强朗读的感染力,利用起伏跌宕的音乐节奏、感人的旋律,让学生更能接受教师的范读。并且合适的音乐,可以引领学生走进书本中作者的内心深处,感受作者写文章时的情感,以更简单的方式,帮助学生领悟课文的主旨。
        3、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教师本身就是具有丰富情感体验的人,才能把情感恰如其分地传递给学生。通过自身情感,影响学生的思想。比如通过教师自身的真情实感,透过课文的讲解,传递给学生。人教版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中,教师自身就饱含对祖国山水的崇敬和荣耀,再把自身的情感,结合作者的情感,一起传达给学生。比如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动作举止,把情感展现给学生,也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情感基调,教师逐步进行教学推进,不断地提供情感线索,让学生循着线索,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最终把这些情感,化作对小学语文学习的热情。
        4、激励评价给予鼓励
        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也能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使得学生能通过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认知。在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的时候,教师不是采用批评的手段,让学生不敢再进行思考,而是鼓励学生以其他的角度再次进行思考,指出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点,以欣赏的眼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再次进行语文探索,从而实现情感教学的目的。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核心,通过情景创设,运用情感教学,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能够进行学习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发展,既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又能引领学生进入小学语文丰富多彩的世界,感受语文语言的精妙和学习语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徐世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248.
        [2]黄珍兰.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探讨[J].中华少年,2019(14):67.
        [3]李永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景创设[J].天津教育,2019(08):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