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解析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上)   作者:安振波
[导读]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不仅可以开拓我们的知识眼界

        安振波
        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 (山东 青岛) 266300
        摘 要: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不仅可以开拓我们的知识眼界,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会了识字后,那么在中年级就可以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从小浸润在阅读的海洋中,才能有效的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因此笔者关于阅读教学的相关问题做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字: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
        
        在新课改的教育改革中,相关文件有对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作明确的要求。阅读是可以使人修心养性,它不仅要求眼到、手到和心到,而且还与身体的多处感觉器官有实质性的联系。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感悟能力、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这三大重点时教学核心,因而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培养这三大能力是教学的首要
        1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谈及体会或感悟
        阅读包括有声阅读和无声阅读,无论是哪种阅读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阅读的最真实感受。只有用心阅读,阅读的能力较之前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语文是一门充满文学色彩的学科,用心体会才能领会它的魅力。文字的阅读始终会贯穿语文的学习,所以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文学情操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对语文有了基础的兴趣才会对语文有学习的动力。中年级的学生因为有了基础的文字认知,在培养阅读能力上会较为轻松。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不同的文本材料,比如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名人自传等都是阅读的好来源,不同学生对不同类型作品有不同的喜好,所以阅读材料应该多样化。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品和名著,来培养他们的文学情操,都是有利于学生心灵的净化和成长。只有教育学生坚持阅读的习惯,才能提升自我的知识境界。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切不可以用急功近利的心理教育学生,应树立正确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培养好习惯。
        3 阅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3.1合适的阅读时间
        生活中有不少的中年级学生是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但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得习惯不能有正确的发挥使用。比如在其他课堂上,有的学生会阅读小说散文漫画等之类的课外书,这是不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时间,教育他们阅读是好事,是一个优秀的学习习惯,但是应该在合适的时间,不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下进行。中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相对较弱,所以教师应当加以辅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保证在不影响别的科目学习下继续进行好习惯的培养。


        3.2 阅读的材料选择
        中年级学生一旦有了阅读兴趣就会十分渴望课外书的内容,但在此教师应该注意教导学生对于课外书的选择,只有正确选择健康的阅读材料才能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在新课改教育文件中就举例了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阅读书目,在中年级阶段中适合阅读的有《落叶跳舞》、《曹冲称象》等一系列优秀的中外名著,不仅使学生对中外名著的文化差异有初步了解,而且还可以使优秀的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自我文本挑选阅读内容是否健康密切关注,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学生传播与邪教有关的读本,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4 课内阅读为教学目的
        教师在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时候,应该结合教材因材施教。因为教材是经过许多优秀代表层层挑选和实践最终分发给学生,是有一定的科学安排,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系统性框架,所以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为主进行教学,对于课外内容的学习则应该相对减少,不能本末倒置。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精细的讲解课内文本,学生对课堂内容消化后,才会有动力向课外拓展。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学习不应该强制要求,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所以教师应把课外学习作为拓展项目,作为一种鼓励去引导学生学习。
        5 课堂学习气氛
        在许多传统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学课堂是非常的沉闷,基本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有的学生甚至是囫囵吞枣式学习。相反,在上海一所国际语言学校中,一位语文老师在讲解相关李白的古诗词中,不仅结合多媒体还原实时古诗意境,还鼓励学生扮演诗人在特定场景中吟诗作词,全面对古诗作深入的剖析,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对古诗有更进一步的喜爱,而且对于诗人的遭遇也有更多的感同身受。这样的教学课堂是生动而活跃的,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是新鲜感和参与感。
        6 结语
        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反馈,切不可直接生搬硬套。教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且要注意教学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践效果。语文的阅读能力培养是需要时间的积淀,所以,我们不可急功近利,需要更多的耐心教导学生.
        
        参考文献:
        [1]马丽.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 (10):27-29 .
        [2]张晓林.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02):108-112.
        [3]秦敏.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小学时代(教师),2011(10):33-35.
        [4]梁丽文.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11).9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