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上)   作者: 秦江华
[导读]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内容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研究内容

        秦江华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经济开发区小学    443600
        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内容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研究内容。老师在讲课时,学生的思维要跟上老师的讲课内容,学生只有融入到课堂气氛中,才能灵活运用知识。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已成为主流趋势,倾听习惯的培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本文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小学低年级语文倾听习惯培养的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培养
        引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为了保证有效教学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使小学生对同学发言、教师引导与评价进行接收,就必须培养其倾听习惯。只有小学生懂得倾听、认真倾听才能用心理解所学的知识。老师应该合理科学的设计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于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接下来对几点培养倾听习惯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分组合作学习  协作共同进步
        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可以把班级的孩子分成若干小组,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倾听,以便其养成良好习惯。通过小组合作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笔者发现精力不集中的孩子也能迅速进入互动,认真倾听别的同学发言,愿意为了本组的共同目标而奋斗。低年级小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沟通、合作,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记忆效果更好,记得时间也更长。小组中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作为成绩差的学生的榜样,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相互学习,这样以来分工合作教师的教学计划实施地也更加轻松。
        举个例子,《小柳树和小枣树》这堂课教学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让同学们观察2幅图。一张是风中起舞的柳树长发飘飘,另一张是红衣枣树与小孩子们互动亲密。此时笔者发问:“你们生活中见过柳树和枣树吗?是更喜欢柳树还是枣树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喜欢枣树,因为枣树能结出枣供大家吃。还有点学生说喜欢柳树,因为柳树枝叶茂密,夏天可以供我们乘凉。学生们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此时笔者进一步引导:“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小枣树与小柳树发生的故事吧!”课堂开始留出一部分时间鼓励学生交流、辩论,这种教学方式让之前不喜欢听课的学生也认真学习。因此分组合作教学对培养同学们的倾听习惯十分有利。
        二、教师引导示范  鼓励学生倾听
        小学生善于模仿,尤其是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因为对小学而言,高大完美的教师形象是其学习道路上的榜样。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种心理,进行引导示范,使之在课堂上进行更好地倾听教学内容。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视频资料时,自身也要认真倾听,随着故事发展教师的神情也要跟着变化。在同学们朗读课文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同学们朗读的情况,结束后要对朗读流利声音洪亮的同学进行表扬,对于那些跟不上节奏朗读较差的同学也要鼓励,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和他们一样投入。
        比如老师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节课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把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出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小组读小蝌蚪的课文,有的读乌龟、青蛙妈妈、鲤鱼妈妈等内容。让每个小组先熟悉角色需要读的部分,大家对各自内容都熟悉过后,开始进行表演。在孩子们表演过程中,角色要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倾听同学们的对话。同学们表演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评价表演,并对同学们进行表扬与鼓励。同学们听到老师这个忠实粉丝的评价,内心非常高兴,课本上的内容也迅速的被记住。老师接下来再讲知识点时,同学们也更乐于倾听课堂知识。
        三、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往往有一小部分孩子不认真听课,究其原因,他们认为课堂教学内容太乏味了,以至于无法集中精力。针对这种情况,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创设出不同种类的教学情境。同时还要增添一些资料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只有良好的教学情境和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此时,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
        比如《坐井观天》这一课讲授时,先挑出几个同学表演一下“坐井观天”,其余同学通过观察很快了解到《坐井观天》这个故事的寓意。教师提前准备一些,青蛙、小鸟的头饰,扮演青蛙的同学带上青蛙的头饰,假想一下,当青蛙挑出井口时,青蛙会看到哪些?青蛙会想到什么?青蛙会和别的动物说什么?其他学生带着小鸟的头饰,青蛙跳出井口它们见面会聊些什么呢?然后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师此时加以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得出答案。情境教学能迅速地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让学生们更加主动积极地融入语文学习中。
        结束语
        总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倾听习惯于倾听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学习能力也不同,导致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千差万别,要求教师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差异性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去培养其倾听能力。让同学们能投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中去,使学生的倾听能力与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宏霞.浅谈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J].学周刊,2021(01):55-56.
        [2]吕晓娟.恰当评价  激励倾听——小学低年级语文倾听习惯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A1):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