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校车安全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赵海波
[导读] 农村校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很多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学习生活

        赵海波
        吉林省集安市台上镇学校,吉林,集安  134217
        【摘要】农村校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很多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尤其是针对一些偏远地区,通过校车,解决了学生接送问题。在21世纪,校车也成为了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在管理上还存在疏忽之处,从而出现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农村校车的管理和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并为其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学校;校车管理;安全问题

        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农村学校覆盖率逐渐降低,而县级教育的管理范围逐渐扩大,这就导致农村很多学生出现上学远的情况。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偏远地区很多学生每天上学要步行5公里路程左右,才能够到达学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地方都安排校车接送学生上学和放学。但是,当前校车在运行中还存在不规范、驾驶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对于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校车的管理,以确保农村小学上学安全。
1.农村学校校车安全管理问题
1.1法律监管力度不透
        就农村小学校车管理问题,现阶段还没有列入法律规范中,各个地方和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知识简单的制定了一些管理文件,这就使得管理过于空洞、宽泛,没有针对性。此外,很多部门是在出现安全问题只会,才被迫制定管理条例的,且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则制度进行,这就使得管理没有躲到实处,而是流于形式[1]。可以说,现阶段,我国农村校车管理情况不容乐观。没有法律的知识,在管理实施上就无法加大力度,这也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1.2校车管理不到位
        在农村中,针对校车的管理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公安和教育部门也没有对其明确划分,使得农村校车的运行一直处于无序化状态。很多情况都是依据学校自我管理,没有形成很好的监督和管理体系,这就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甚至出现非法运营等问题,同时也会素质低下的司机提供了可乘之机[2]。造成农村校车运营安全性不高。
1.3校车司机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校车司机都是由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或者下岗司机担任,他们在文化素养这方面有所欠缺,自身身体缺乏活性,一旦出现问题,反应能力有限,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安全隐患,从而使得校车在管理上出现问题。此外,由于学生分布地域不同,出现一些超载现象,也是影响校车安全性管理的一大问题难题。而针对校车司机的工资普遍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校车司机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2.农村小学校车管理策略
2.1完善法律管理条例
        针对农村校车管理,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校车管理质量。通过法律法规加强对学校校车运营的管理,从而使其符合管理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果。同时为了落实监管,相关部门还需要制定监管部门,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各级政府应该依据法律规定,对各个管理部门的权限进行整合。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加强对校车的科学管理,从而提高管理质量。
2.2明确校车主体地位
        为了避免出现农村校车管理无序化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校车的管理,并明确校车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校车管理与其他车辆管理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式。通过强调校车的主体地位,落实对校车的管理[3]。加强校车司机的安全教育,提高其规范操作和安全意识。针对学生,要教育不乘坐不符合校车规范和安全标准的车辆,要严格审查校车质量。监管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加强对校车运营的管理,以此提高管理质量,保证农村校车的安全运行。
2.3加强对校车司机的教育
在落实对农村校车的管理上,要选择具有高素质的司机。在这方面可以适当提高校车司机工资,使其在工作方面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提高安全操作规范。为了避免选择一些年龄大、身体素质不好的司机,学校要对其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或者检测,避免司机带病工作。此外,为了提高农村校车司机全面素质,学校应该对校车司机进行安全行驶方面的教育,使其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保证安全运行,避免农村校车安全隐患的出现。为了提高司机的安全驾驶意识,学校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其进行教育,并通过发放安全行驶手册落实教育。
2.4将财政资金与市场机制结合
        在针对农村校车的管理上,学习应该合理规划资金,并将一部分资金使用到校车管理上,落实对校车的管理[4]。尤其是需要避免校车质量问题的出现,但校车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应该及时进行补修,采用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由于实际教育经费的问题,使得学校对校车的管理没有足够资金,也不能满足素质较高司机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将政府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在校车管理上,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与政府共同参与运营。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实现对校车更高质量的管理。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农村小学发展中,校车已经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一部分,学校应该加强对校车的管理,要落实其监督的职责,确保校车能够安全运行。为了排除隐患,管理部门也需要加强管理,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使校车能够按照规范运行。避免应为疏于管理而出现各种安全隐患,给小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
 
【参考文献】
[1]姜淑波. 校车安全管理隐患原因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14, 000(003):107-108.
[2]李卓, 李媛.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效果调查——以九台市部分农村学校为例[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 30(005):92-94.
[3]张宝芳. 关于农村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 0.
[4]焦蓓. 农村撤并学校加大校车安全风险[J]. 报刊荟萃, 2012, 000(008):3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