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逸鸣
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近年来教学环境的逐渐转变,高校的艺术教育人员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针对学生的艺术涵养开展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涵养以及艺术设计方面的创造力。而随着近年来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活动需要根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调整,做好有效的教育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教学环境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教育时,重点需要对学生的艺术设计思想能力进行培养,一方面结合了现代的艺术设计,另一方面与传统艺术设计进行有效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设计活动的最终艺术内涵以及主要目的,即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教育环境出现了极大的转变,而想要对学生的工艺美术技能进行培养,相关教育人员就需要了解我国的素质教育环境,并应用信息化的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的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学,使我国的整体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环境得到改善[1]。
一、目前艺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艺术教育的整体环境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一部分高校在进行艺术教学时,无论是综合大学甚至是工科院校,自我国高等院校扩张以来,都纷纷开设起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设计专业,并且这一系列的院校根据市场环境建立了艺术学院和设计学院等多个与艺术相关的专业。然而就目前来说,我国的艺术学院和设计学院在进行建设时,其起步虽然与美术教育有较为密切的关联,但这样的教学环境往往无视设计与社会市场和信息技术的联系,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不顾市场和社会发展,以及对于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这样就会导致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教育完全脱节,导致教学环境在进行设计时无法满足学生的培养目标,影响了最终的学习质量[2]。
2.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缺乏整体的文化素养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由于文化课成绩不佳但又不得不进入大学进行学习,于是选择通过或短或长的艺考集训报考艺术设计专业,这也成为了艺术生进入大学进行学习的一条捷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化课学习成绩普遍较弱的情况。由于升学的目的,迫于艺考进行学习的学生,根本不存在对艺术的热爱,也无法主动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而在进行艺术设计的专业学习时,仅仅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来获得一种赖以生存的手段,学生总体缺乏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素养,这也导致我国的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在进行设计专业的教育时缺乏有效性。
3.人才资源由于专业设计不合适而出现浪费的情况
现如今,我国在进行设计院校的建设时,基本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以及平面设计等多个专业,但各个院校在进行专业环境的设计时,已经无法满足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导致艺术设计已经无法与我国的经济生产领域相融合,自然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经济市场发展。
4.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源自于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并且在现代教学环境的不断发展下,结合了西方艺术设计的教学理念,其中绝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是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但这样的教学体系无法展现社会、经济和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整体来说缺乏有效的教学理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忽略了艺术设计教育中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3]。
二、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在互联网教学环境中,网络对于其他行业产生的影响已经极为明显,但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展现,其实才刚刚开始。以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为例,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进行有效的更新,则会导致在应对互联网的冲击时,教育人员可能会存在措手不及的情况,而只有将互联网的理念和工具导入到教学中,才能使现代化的教学设计与时代形成有机的融合。
总的来说,艺术设计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需要与互联网时代形成有机的融合,需要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地域文化特征,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可持续的独特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这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有良好的促进效果。
1.提高课程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云计算以及互联网技术对于我国的教学资源共享来说,有良好的促进效果。从多媒体教学到课程信息化的建设,再到现代后疫情时代微课以及慕课的出现,直接导致现代教育环境中,教师角色和课程模式形成了有机的转变,高校在进行现代化的艺术设计教育时,教育人员不能等待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积极利用现代高校的课程教学优势和资源优势[4]。教师需要尽可能的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形成线下的课堂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通过线上的课程做好有效的资源复习,并形成良性的教育闭环模式,而针对部分学生艺术修养的不足或者文化薄弱的状况,这样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开发一定的个性化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跟上整体的教学目标。
2.建设艺术设计教育协同创新性平台
在进行教学平台的建设时,应当从学校和社会等多个层次平台开展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建设,各大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需要对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建立不同等级的教学环境,同时还可以与其他的院系进行有效的协作,使整个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形成创意成果的产业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设计的影响力,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得到保障[5]。除此之外,在进行教育时,需要尽可能对接社会企业的市场开发项目,并且开展有效的项目管理,开展相应的市场营销能力训练,这对于艺术设计的创新性平台建设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3.契合地域环境的经济发展
在现如今的网络环境下,时代教育形式的教学多元化,对于高校艺术设计的教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艺术设计教育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互联网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存在较多的碎片化时间,虽然方便了学生获取知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了解,同时互联网极强的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获得广阔的眼界和独到的思维[6]。在进行地域环境的选择时,需要针对各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开展针对性的艺术设计,不同地域在进行教育设计时,应当因地制宜地基于当地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特色所具有的专业优势来对多元化人才进行培养,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发展来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结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环境的普及已经成为了一股时代的浪潮,而我们在适应的环境下需要尽可能对互联网优势进行有效的应用,这也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人员需要与时俱进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思维模式,尽可能借助互联网设备和工具,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对互联网知识和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这种方式来形成全新的艺术专业设计思维。
参考文献
[1]熊瑛子.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创新实践——以翻转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为例[J]. 传媒,2020,(14):87-89.
[2]周诗尧. 基于B/S构架的艺术设计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3]张伟.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探究——评《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革新》[J]. 领导科学, 2019, 000(009):128.
[4]李莹, 白淼. "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 000(017):156-157.
[5]杨金玥, 钟远诚. "互联网+"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分析[J]. 南国博览, 2019, 000(005):P.202.
[6]胡林林. "互联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初探[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