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外研版八年级上册阅读课《Module 11 Unit 2 》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任丽丽
[导读] 2020年12月,金普新区教科院中学部英语研训员任丽丽组织策划并最终指导实施了一次区域性的主题式教学展示和观摩指导为一体的综合研训活动
        任丽丽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116100
        2020年12月,金普新区教科院中学部英语研训员任丽丽组织策划并最终指导实施了一次区域性的主题式教学展示和观摩指导为一体的综合研训活动。活动确定的主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的研究。是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促进学生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英语阅读教学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
(一)活动背景与意图
    1.基于全面实施的新课程改革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英语等学科课程标准》(简称新课程),2018年,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英语的学科教材(简称新教材)。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至2022年秋季,各省(区、市)均将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倒逼我们去思考英语教学的研究方向。新课程方案的实施,要求我们用系统的思维、联系的方法和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课程,开展教学。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引下,开展英语活动观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正是我们应对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考量。
2.基于对于新时代核心素养的理解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入全面深化阶段,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正面临着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挑战。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是英语学科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3. 基于对六要素整合的英语活动观的认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及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了英语学习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英语学习活动观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活动,其实施路径是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并且始终坚持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同时对照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并使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始终,确保活动观的落实效果。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活动观的阅读教学研究,正是对于六要素整合的英语活动观理念的内化和实践。
4. 基于英语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阅读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阅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学会阅读英语不仅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影响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的意义不言而喻。阅读是人成长的基石,阅读能够丰富人的知识,激发人的想象,拓宽人的视野,奠定人文底蕴,使人更容易理解他人,更富于同情心,也更具有判断力。德国阅读研究专家 Becker认为:人们全部知识的85%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广泛的阅读可以使读者接触到丰富的主题内容和多种类型的语篇,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阅读学习语言知识,发展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了解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思维方式、获得大量的人文和科学知识,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形成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和平台。开展英语活动观的阅读教学研究,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5. 基于区域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金普新区初中各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存在着较大差距,两级分化的情况特别突出,而且这种差距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在调研中发现,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尤其明显。比如:学科立德育人的目标停留在表层、口头或者形式上,没有深化和落实;英语课堂教学过于模式化,没有转向以主题意义为依托的教学;师生互动不够,没有给学生更多参与语言学习的机会,没有真正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形式;课堂中情境设置过于僵硬化,缺少设计合理的迁移情境、内化所学知识的活动;课堂没有完全做到从学生的已知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活动为载体。追本溯源,回归常识,推进核心素养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不断完善,是金普新区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
(二)活动设计与实施
        1.问题引导,感知理念
    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核心素养下的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很多的老师都不太了解,不熟悉, 因此在教研活动开始的时候,在示范课展示之前,便通过核心概念阐述,重点问题提出等方式,明确了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通过问题,引领老师们感知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问题,反观英语学习活动观在英语课堂的实施过程。问题引导,不仅使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活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同时也使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活动的效果更加突出。


    2.课例展示,践行理念
   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的研究,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根本要求。本次的教学实践活动,以优秀的示范课例展示为主题研究的切入点,通过看课、评课、研讨的活动形式,强化对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的理解,并使其很好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本课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等环节,十分全面而完整的呈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践过程。通过这一系列地活动,老师们对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  
        3.案例分享,强化理解
        通过课例观摩,互动研讨和交流等方式,初步了解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和实施过程,为了进一步强化对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运用和掌握,于是从课型出发---听说课案例;课内阅读课案例;课外阅读案例,分享了3个不同的案例, 促进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进一步内化。
    4.聚焦目标,破解问题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有效的活动设计。授课教师首先对教材内容做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又对八年级的学情进行了分析,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最终确定了符合八年级学情的准确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在知识方面重在宽度的拓展;在能力方面注重学法的指导;在长远目标的设定上注重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要求。在英语学习活动观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活动,其实施路径是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因此,授课教师遵循PWP教学模式,即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围绕主题意义探究来设计活动流程。并且始终坚持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同时对照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并使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始终,确保活动观的落实效果。通过这些方法与手段的运用,破解了关键关节中的一系列问题,使得英语课堂教与学变得更加开阔、生动和深刻。
        5.专题讲座,深化理论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系列研究(一)》的专题讲座,是本次主题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讲座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具体活动流程以及活动的具体类型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释。进一步深化对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解和把握,讲座具有较强的适切性、操作性和方向性并充分的体现了对探究活动的专业引领,以及英语学习活动观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三)活动分析与启示
        1. 宽视野的主题确定
    主题的确定是教研活动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贯穿活动整体的主线。主题确定之后,方能考虑主题活动的时间、地点、规模、参加人员及活动方式等要素。
    本次“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研究”主题确定基于两个依据,一是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即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及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为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明确了方向。二是基于区域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组织者在充分了解全区英语教学改革情况,掌握教育教学资源的条件下,确定主题开展活动。授课者的博学精专,分享者的真知灼见,讲座者的条分缕析,使参与者在精彩纷呈中产生新的思考和感悟。   
     2.多维度的角色担当
    研训员工作是多重角色的扮演者。既要具备精湛的业务能力,成为教师的指导者,还要拥有前瞻性的理论思维,创新教研方式方法。同时要有其他方面的关联能力,要拥有策划师的水准,对活动有整体的把握和布局,要拥有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能力,让学科教师的水平发挥的更加充分。这次初中英语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研究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是每个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3.更灵活的模式运用
       这次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研究活动,首先采取了问题引领的模式,抛出提问,引发思考;然后以英语阅读示范课作为研究案例,运用听课,评课,议课等方式, 交流研讨;接着采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课型的分享模式,进一步阐释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最后是采用讲座的模式,进行专业的引领。本次研究活动中,采用了多种灵活的模式,大大增强活动的效果!
        4.高质量的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主题、两条线索、四个环节展开。一个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研究;两条线索,一条是以英语阅读示范课为切入点,通过看课、评课、答疑的教学实践活动,完整的呈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过程;另一条是也是以英语阅读示范课为案例,通过观摩、研讨、分享、讲座等教研形式,初探英语活动观的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四个个环节,即问题引领,课例展示,案例分享,专家讲座。
        本次探究活动试图通过主题设置、内容选择、资源开发、模式运用、多元评价、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完成英语活动观的阅读教学路径探究,以此探求提高区域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办发〔2019〕29号
[3]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英语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程)》
[4]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
[5]《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