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杭
浙江 绍兴 312000 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本文将“最近发展区”理论内涵与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最近发展区”理论着眼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最近发展区”理论内涵的深化解析,发现并研究中职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问题成因,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中职学生英语教学提供指导方向。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理论;中职英语教学;应用研究
1.“最近发展区”理论概述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1.1“最近发展区”理论概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列夫·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旨在揭示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当代作为语言习得研究者必不可少的一项研究课题。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存在两个层次: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儿童依据原有具备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潜在发展水平即儿童在老师或同伴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种发展水平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学,儿童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跨越这种距离。此理论的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该把自己局限于儿童所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而应该看到儿童可能形成的状态和发展过程。因此,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仅要适应当前的发展水平,更要适应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1.2“最近发展区”理论内涵与教学的联系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内涵在于:只有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展区的前提下,教学才能超越且引导个体发展,从而创造出个体近期发展的新发展区,进一步促进个体发展。换言之,在强调教学是发生在发展之前,教师应在“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以此拉近当前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还需要意识到,教学难度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学的开展应符合“最佳教学期”,即教学难度的设置应处于最低教学界限和最高教学界限之间。简言之,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可接受程度来实施教学活动。
2.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研究
2.1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2.1.1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
在语言学习中,学习动机是每位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因素。一般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Gardener(1972)相信,只要有学习动机,谁都能学会一门外语。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而言,学习外语动机的缺乏是导致中职学生忽略英语学习的首要原因。学习动机主要由外部动机因素和内部动机因素构成。从外部因素来分析,中职学生的主要教育方向是专业技能培养,毕业后的大部分中职学生需要面临的是就业问题,在专业课上得到良好的表现已经让大部分学生心力交瘁,再加上中职学生没有英语考级的压力,导致学生从主观上“抗拒”文化类课程中的英语学习。从内部因素来分析,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存在一个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的现象,这使得中职学生难以接受比自己“现有发展水平”难度大的中职英语教学,从而失去信心,“厌倦”英语学习。
2.1.2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
在语言学习中,学习态度是学习效果的一面镜子,良好的学习成绩离不开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对中职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中勤做笔记、敢于提问,课后及时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偷工减料,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等。
2.1.3中职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
在中职语言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普遍停留在比较老套的“填鸭式”阶段。在这种刻板单一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强加的知识。相比于中职专业课,英语学习缺少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使中职学生丧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由于”填鸭式“教学,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得不到体现,给教师造成一种学生都掌握了的“错觉”,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者,教师对英语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定比较书面化甚至有些“假大空”,使得教学实践的效果欠佳,这也是学生缺乏英语学习信心的一大因素。
3.“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
3.1 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学生具备充分的学习动机时,学习才能展开。
中职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改变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帮助学生认清形势,让学生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学好英语不可或缺,良好的英语水平可以作为中职学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备工具。
3.2 支架式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教学可以作为应对“填鸭式”教学的良策。作为结构主义理论提出的重要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学应该为学习者建构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每一个概念是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因此需要分解学习目标,逐步引领学习者深入研究问题。简言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学的作用就像脚手架,当学生处于建立自己的知识宝库时期,需要依赖脚手架来将宝库逐渐筑高,完成知识的建构后,学生就可以自己掌握依托旧知识挖掘新知识的能力,通过自己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更高水平不断行进。
3.2.1了解学生能力差异,分层次分解设计教学目标
由于学生所处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在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调查了解学生整体真实的“现有发展水平”,以此确立教学目标,并且能让教学目标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做到层次化,将不能直接达到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级别的小目标,让具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
以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新教材《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How Quickly the Fashion Changes!为例。在设计教学认知目标时,教师可以将目标分为两层,目标A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目标B针对具有较高“现有发展水平”层次的学生。
目标A:1.Learn new words such as fashion show, designer, fashionable.
2.Learn some fashion terms.
3.Learn certain famous characters in fashion scenes and fashion magazines.
目标B:1.Learn new words such as fashion show, designer, fashionable.
2.Learn some fashion terms.
3.Learn certain famous characters in fashion scenes and fashion magazines.
4.Learn certain sentences about personal fashion preferences.
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并在后期的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调整教学目标。
3.3 合作互动式教学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与老师或同伴的互动交流是帮助学生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教师需要将现实中的实际情况作为合作讨论的话题引入,达到不仅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将合作学习中的所得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目的。
以《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How Quickly the Fashion Changes!为例。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推销衣服的话题,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新词、新句并且结合当下时尚潮流向老师推销一件事先准备好的图片上的衣服,最后让学生评选出最打动人心的推销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 Gardner,R.C.&Lambert,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 NewburyHouse,1972:98.
[2]刘琳.“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中职英语教学研究[A].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C].: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2018:8.
[3]王颖.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山东社会科2013(12):180-183.
[4]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