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满 王大磊 孙孜孜
深圳市西乡中学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通过对一堂“失败”的体育公开课的反思以及采用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在找到自己不足的同时以及在总结他人对于“体育后进生”和“体育公开课”的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与理论探寻“如何上好体育后进生的中长跑的公开课”的方法,为促进体育后进生的健康以及寻求更加合理和高效的体育公开课打下基础。
关键词:体育后进生;体育公开课;中长跑;反思
1前言
2020年12月25日,笔者所在的学校初二年级四位同事一起上了一堂体育的分项—分层公开课:四个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了男生篮球、女生篮球、跳绳以及田径四个兴趣分项班,其中前三个分项班由四个班级的体育优生组成,而田径班则由四个班级的体育后进生——班级体育排名后10-15位共同组成(整个年级已经在2020年的10月份按照此分项—分层原则对年级16个班进行了分班上课,并非临时安排)。每位老师上的都是自己负责的分项班级的课,同时公开课的内容是每位老师的按照自己上课的内容和进度自定,而我上的是田径分项班的课。为了提升学生们的体能和与深圳的体育中考内容接轨,那一段时间我们主要在进行中长跑的练习,而此节公开课的主要内容我定为了常见的练习中长跑的内容:“600米跑”。与此同时校主要领导和体育组其他老师也都对本次体育公开课进行了听课和评课。
课后校领导和体育组骨干老师对我们几位老师的本节体育课进行了点评和改正意见,其中对我的这节公开课的批评改正意见最多。事后结合大家的意见以及自我的感受和理解,我总结了一下我此次公开课“失败”的几个方面的原因:
1.1 对“生情”了解的还不够:尽管知道自己所带的这一部分后进生相对于优生来讲在生理和体能上有劣势,对于他们达标的标准也相应的有所降低,但对于他们对自己的心理预期还是严重估计不足,在课中依旧有很多的学生完不成任务,还有个别学生直接“放弃”练习了,这不仅降低了课前备课时预期的课的密度和强度,也严重影响了课堂的进度和目标的达成;
1.2 教学内容选择太过主观和随意了:尽管“600米跑”对于提升学生的耐力和中长跑能力有较好的帮助,而且我校学生在练习800/1000米时主要的方法也是采用600米跑,但在那些没有能力完成的体育后进生们面前,最好的内容和方法也是“白搭”;
1.3 对于“校公开课”的理解过于肤浅:主观以为是“校公开课”,对自己的要求就过于放松和降低。尽管课前也有备课和对场地器材进行布置安排,但在课中的一些细节的处理还不够,例如在采用分组跑步时,前后两组之间起跑的间隔太长;在跑步练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已经跑完的和等待的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安排相应的练习内容,以增加他们练习的“密度”和保持身体的“热度”,而不至于出现很多跑完步的学生四散“自由走动”的现象;
1.4 课的细节尤其是“课堂礼仪”方面的做得不够好:课堂的一些环节像“问好”、“清点人数”、“安排见习生”等方面因为平时上课和备课都有做到而没有遗忘,相反的是学生们的一些个人习惯在这个时候被“无限放大”:个人物品无序摆放、运动过程中频繁系鞋带、运动完后衣物到处乱扔等现象仍在本节课出现,不仅影响了课堂的秩序,也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
以上种种是我总结的这次公开课“失败的”原因,其中对“生情”了解的不够和对公开课的理解是最主要的因素,总体来讲是因为我对于本次课的准备不足导致的。
总结完自己出现问题的原由之后,我采用访谈法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同时也通过文献资料法在知网等平台下载相应的论文丰富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积累,对于体育后进生和公开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寻找到不少好的方法,对于上好体育后进生的中长跑公开课又有了信心。下面我将对体育后进生和公开课进行逐一阐述。
2 体育后进生
是指在体育学习中,智力正常并且无感官障碍,身体发育正常,但由于心理行为、环境、教育等原因致使其在正常教育下学习综合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需要采取针对性教育、教学的学生。
2.1体育后进生的成因
造成体育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非常多,有内部因素如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如家庭、学校、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事实上,在造成差异的过程中,这些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能交互起作用:许多人认为生理方面是主要的,但在心理方面如学生缺少成功的体验和不当的成就归因却很少有人关注和了解;学校因素方面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后进生的认知以及评价方式也均对学生的体育观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体育态度和成绩。
2.2 体育后进生的转化
针对体育后进生的成因,许多专家学者对于他们的转化多是在人格上强调尊重和关心爱护,同时降低练习的强度和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灵活多变和团结协作,激发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促进他们“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岳彪通过采用SCL—90 症状自评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发现体育优生与后进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适当的认知—运动干预不仅能有效提高体育后进生的各项体能指标,还可以改善体育后进生心理健康状况,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汤婷通过在体育教学时,引入体育游戏,如:蛇形跑、螺旋跑、奔跑中信号抱团、定向越野等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显著改善体育教学效果,加速后进生的转化;
毛川等通过研究发现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使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到中长跑练习中来,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精神,如可以采用“实战比赛”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可以设计一些几何图形,采取图形跑、对角线跑等方法,或者设计几种游戏,让学生在追逐中达到中长跑练习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体育后进生的转化我们不仅要注重他们的生理等内在因素,更多的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和教师因素方面找原有,同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游戏法、创新法等促进他们的转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体育公开课
公开教学又称“观摩教学”,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供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为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试验,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自然而然,作为学校里“唯一”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科,体育公开课是大多数学校和管理部门检验和评价体育老师专业素质的“不二选择”。
3.1 体育公开课的分类和特点
3.1.1 体育公开课的分类
按教学目的,可以把体育公开课分为达标型、示范型、展示型、竞赛型以及学习型体育公开课;从学校常规管理角度来看,把体育公开课分为常态型公开课、诊断型公开课和示范型的体育公开课;但不管是哪种划分标准,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体育公开课的本质内涵。
3.1.2 体育公开课的特点
当前,对于体育公开课的优点和弊端大家都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大多讨论的都是关于体育公开课是否应该“作秀”或者应该与体育常态课分别开来,争议较大。但作为公开课,其要具备以下特点:
3.1.2.1 体育公开课的实质应当是求真的课堂教学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不管哪种形式的体育公开课都应该是课堂真实的反映,要将“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而不仅仅是老师或者管理部门的“秀场”;
3.1.2.2 体育公开课的内容要创新
具体是指体育公开课的体育课程、教材、活动内容等方面要有创新。作为“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推广教学经验”的平台,体育公开课是体育老师体育教学理念理解层次和深度的重要展示平台,也是体现该体育老师体育教学风格的重要时机,对于体育课内容的展现要有自己的理解和风格“烙印”。
3.1.2.3 体育公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如果说教学内容是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 “是什么”,那教学方法就是我们如何将其传递给学生了?作为学习的主体,我们要采用一切方法去营造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放大镜”体育公开课要体现得更明显。
4 反思成果
通过对自己公开课的“失败”原因的总结以及结合对体育后进生和体育公开课的理解,对于以后体育后进生中长跑的公开课乃至后进生的公开课我有了自己的新思路,下面是我反思成果的一个“案例”,具体内容如下:
1、更改教学内容,降低教学的难度。例如可以将主要内容由跑圈改为半圆弧加圆弧间的直道跑,形成一个“D”字跑,既可以降低跑的难度,又可以练习到直道和弯道跑,兼顾到两项技术的完整性;
2、将分组的“计时跑”改为小组的“接力跑”:根据跑道的道次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分为相应的几个小组,变枯燥无味的“个人计时跑”改为“小组比赛性质的接力游戏”,以此来调动后进学生运动的动力,还可以通过小组的合作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同时增加运动的密度和强度,“一举多得”;
3、根据教学时间的安排以及学生的参与度适当加大比赛的距离,进而达到发展后进生们的中长跑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朝晖.由一节体育公开课引发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6
[2]苏美玲.体育课应当求真、互动、有效—中小学体育公开课观后感[J].中国学校体育, 2009.6
[3]李敏.长沙市中学体育公开开展现状研究[D].湖南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8.5
[4]王琦.“秀”出精彩 必定优秀—体育公开课“作秀”的功能研究[J].运动,2012.4
[5]王桂江等. 体育教师对公开课看法的调查分析[J]. 体育师友,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