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蔡锋
[导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做出变化与改革机制相适应。
        蔡锋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南海街道中心学校 广东 茂名 52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做出变化与改革机制相适应。但是学校管理机制的改革是一个缓慢且十分必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审视现有的矛盾,完善自身的发展,一次次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自身病灶,在小学管理中学会掌握规范化管理无疑会为学校管理机制做出巨大的贡献。规范化管理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管理、规范化、优化、措施
        引言: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它会为我们奠定一个学习观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所以说强化小学管理规范化对于家庭及社会的影响都是极其重大的。本文就小学管理规范化及措施讨论提出科学的小学管理规范化的意义及其必要性,意在提高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
一、当前小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出现的必然性
(一)小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唯分数论打击孩子学习的热情
        一部分的家长和老师名利心过重,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绩。相较德治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单方面追求智的发展,使孩子丧失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为学校管理制度带来不小的阻碍。导致学校管理工作畸形发展。
2、教学手段落后、教育过程不规范
随着国家全民教育的展开,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教育的资金投放,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地区教学手段落后,教育资源不足,部分老师在受到应试教育影响下,普遍缺乏了创新精神,大部分老师都是为了安于当前的现状,墨守成规。不利于老师和学生关系的良性发展。还有就是教育过程中的不规范化也极大地增强了小学校长教学工作的难度。
3、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心理压力大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学校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极其重要的一环,过重的教学任务会使教师身心俱疲,除了教学任务,还有学校布置的各项指标都要完成,导致教师的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工作会削减教师授课的热情,同时也会间接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对立[1]。我们也知道,如果一个老师在高强度地工作后,很难有精力去研究新教育改革体制特点以及如何应对这种改革。那么改革的意义就会被大大的降低。教师也无法从中提升自我,那么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将会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变革。由此可见,教师减负势在必行。
4、重学生管理、轻教师管理
就管理对象而言,学校管理者将教育管理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不注重教学关键因素的控制。过重的教学任务会使教师身心俱疲,在小学管理过程中,未能同等对待老师和同学,姨妹的要求学生去践行学校管理体制却疏于对老师的管理。老师同样也需要管理,也需要服从学校管理体制,更应给同学们做出良好的榜样,而且这样还会窒碍学校管理工作进程
5、课堂结构不合理、课堂秩序太过散漫
有些老师上课就按自己的教案讲,不灵活,把书里内容讲死板了。那如果稍微与自己预想的出现偏差,也并不会为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考虑,而是继续按照自己设想的课程跟进。就会显得内容枯燥乏味且死板。部分老师的课堂节奏把握不住,会出现满堂灌等情况,老师在讲台上巴拉巴拉讲个不停,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甚至有的还会拖堂,完全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没有考虑到他们是否能接受。这样不仅会增加老师的工作负担,而且甚至学生不能理解老师上课讲的内容的1/10,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上课最忌讳的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教导,想要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学生,而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以人为本小学教学课堂中关键性的一环,还有学生们如果回答问题太过积极,反而影响课堂,他们会带偏老师的思路。

同时,教师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减少无用的讨论。不能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一说自由讨论,然后好几排的同学开始。就像下课了一样,叽叽喳喳吵个不停[2]。这样就会显得课堂十分散漫,教学环境不规范,降低了学习氛围。讨论本应是件好事,但是应该避免那些钻空子的同学。
(二)在小学管理中上述问题出现的必然性
邓小平总经理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一项新的政策的推行必然会有它和现有政策的矛盾与冲突。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磨合才能发现新政策之中的不足。从而逐步完善,创造出一条更符合中国发展教育改革方针。教育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教育是百年大计,对于教育我们永远也不能放松警惕。我们能够在接受教育中感受到眼界被拓宽、个人的修养被提升、提高我们对生命的更深层感悟。我认为这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我们身处迷茫时为我们指引方向的灯塔。小学的教育更是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基础。
二、解决措施
(一)转变原始的教学理念
        为追赶时代的脚步,小学校长应严格遵循新课标改革要求,一切以学生、学校的发展为落脚点;与时俱进,分数不应该是评价一个人好坏的唯一标准。合理规划学校管理工作,完善规范的教育管理体系,促进学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同时教育机构应该多多交流,“兄弟”学校的校长可以举办交流赛,彼此借鉴,转变成旧的教育思想,学习先进的理念。顺应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二)创新教学管理内容
        传统的教育总是会把学生的好坏与他的分数相挂钩,一个学校的好坏也通常用升学率,学生分数等作为指标。但是其实这种判断方法是十分片面的,小学管理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思维方式。因此在教育机构的内容管理方面,学校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并尊重教师的意见。这会是提高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对策[3]。
        学校管理工作能有效连接学校与教师、与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愉悦的校园氛围。所以,学校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
(三)坚持以人为本
        在新的时代局面下,校园内的管理阶层要坚持实事求是,逐渐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模式,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将学校工作重心由专注于学生分数转移至教师的培训管理上去,学校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第一,更好的服务教师,倾听教师心声,鼓励教师各抒己见,积极改进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弊端,为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二,更好地服务学生,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老师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定期开办家长会,进行家访或者通过互联网联系到学生家长都是不错的沟通方式,此外,还要尊重学生个人的个性特点,不能打着学习的名义将孩子的兴趣爱好抹杀。第三,营造和睦的校园文化氛围。从小学生身心特点考虑,为受教育群体打造和睦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小学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到了基础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小学管理规范化是新课改之后的必然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推进小学管理规范化进而为小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把他们培养成建设祖国今后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兴旺添砖加瓦。教育工作者要必须认识到学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为教育改革的推行提供任意有效的辅助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均超.学校管理中如何激发教职工的潜能[J].陕西教育(综合),2015,(7).76-77,78.
[2]宋纪仓.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J].陕西教育(教学),2015,(7).20-20.
[3]程波.小学学校管理的规范化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5).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