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实现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刘清泉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
        刘清泉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山东济宁  272067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2014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各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要突出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要对当代学生进行深入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在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国家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并反复地强调它,与长期以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有直接关系。下面本文将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实现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缺失及实现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基本现实
        (一)重视不够不够
        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是社会需求所致,迄今为止,高职院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已成为我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院校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却始终未能跟上院校的发展,教育意识还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层面,对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远远不够,特别是关于优秀传统古文化方面的教育,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技能学习和知识积累的盲目追求。加之在家长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学校、老师和学生更加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从而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二)教育内容单薄
        长期以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成不变的,课程设计也都是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来进行的,当然,我们并不是在否认这两项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只是它们所涵盖的内容始终更偏向政治层面的教育,有关道德和文化性质的内容较少,优秀传统文化部分的内容就更少了。加之老师和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外活动,以及建设校园文化时很少会触及优秀传统文化层面的内容,所以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认识和学习到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以现有内容和结构体系来看,若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二、树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
        若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
        (一)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主要目标
        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以便更好地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相联系,有助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部分,从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我们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时,需要明晰两者的主次地位,并明确好它们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内涵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被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是中华民族优秀基因的重要组成,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这种影响可以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看出。在当今新的社会形势下,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高职学生尚不能正确、准确地把握好价值尺度,特别是在个人价值观念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出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所以,当我们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时,需要以学生的思想现状为依据,合理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载体,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已存在的价值冲突和问题,循序渐进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进学生思想中。由此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纠正和完善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全方位理解。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一)基于教学模式改革层面的实现
        基于教学模式改革层面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需要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以下三点:
        首先是将带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实践活动引入课程。老师可以在理论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同时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传统、儒家“和”文化、优秀道德传统、“耻感”文化、诚信文化、礼仪文化、传统节日文化等;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应用案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如何去发现存在于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最后便是将在课堂学习到的内容尝试在生活中实践出来。
        然后是建构“体验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高职学生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基于此,采用“体验式”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对他们理解和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其精髓并应用于实践是个不错的选择。“体验式”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更强调“做中学”,是以任务驱动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亲历教育过程,参与知识的建构和情感的体验。  
        最后是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是检验老师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有效性最有力的方式。但需要指出的是,相比只注重学习结果的单向评价,涵盖学习体验和过程实施等维度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更显客观和全面。
        (二)基于文化载体创新层面的实现
        可用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很多,但若要提升融合效果,文化载体的创新性很重要。
        1.丰富文化活动载体的多样性
        首先,利用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节日文化中提炼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文化心理与道德心理。
        其次,广泛搜集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题材,积极开展各种主体的文化活动,比如歌咏比赛、知识竞赛、主体演讲、传统文化才艺比拼、传统文艺活动等。
        然后,组织成立各种传统文化技艺社团,从文化应用和文化研究两方面着手,比如,戏曲社、戏剧社、国学社、读书会、器乐团、民族舞蹈团等。
        最后,有效利用的拓展社会资源,内容涵盖要广,小项分类要细致,可以邀请各领域专家前来办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各类博物馆和纪念馆。
        2.新媒体的有效利用
        传统校园媒体主要有广播、报纸、期刊、电影,新媒体下的校园信息传播主要依靠信息化技术做支持,比如对网络、电子移动终端的利用。在互联网日益发达和智能手机被广泛应用的今天,校园媒体也开始逐渐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所以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有效应用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比如可以创建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平台,打造导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主题网站,制作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网页,既要让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又要使内容更加充实。
        结束语: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丰富其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重新去认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深刻地认识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到弘扬、传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而这本身就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高燕.当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与应用[J].中国文艺家,2020(08):121-122.
[2]杨霜.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智库时代,2019(14):71+73.
[3]黄素玲,陈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参花(上),2019(03):123-124.
[4]张洪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实现[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4):9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