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容
(广东省乐昌市城关中学 广东 乐昌 512200 )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在教育中越发重视起了对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社会、时代进步和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就需要老师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进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一;历史
在新课改的推进发展中,要求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汇总。在高一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就需要老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牢牢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点,同时还要学会历史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从中学会关爱社会、家国情怀等。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老师转移自己的教学目标,由教导学生历史知识到培养学生的素养、品德。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在含义
在老师教导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洞察力,还能够在回顾历史时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经验,从而使得高中生在学习历史后更加的睿智、明辨是非。老师在教导高一历史时,一定要摒弃掉传统教育所遗留下来的不好的教学习惯,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在教导学生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时,要逐步引导学生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高一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就需要老师注重教导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索和学习,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学习到历史问题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和精髓,从中挖掘出好的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1]。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基础条件
高中历史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它不仅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知识点,还需要有一个时间线的串联,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更多的注重到了其中引人入胜的故事,对于其中的知识点反而进行了忽略,自然而然的就会影响到之后的学习成绩。因此,若想要提高学生们的历史成绩,就需要老师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思维方式,使得学生们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进而在学习历史时能够注意到重要知识点。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们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老师要不断的激励学生进行大胆提问,积极的在课堂上发言,突破自己心理上的障碍,激发自身学习历史的潜力。为了让学生学习历史更加的轻松、活跃,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老师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并且还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与爱。
学生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也有利于学生多角度的去思考历史问题。学生形成自己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也能够避免自己的思维受到老师思维的局限,也不会让自己的自主认知能力受到局限。这样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积极的对历史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做一个深入的理解。当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打开,也会更有利于他们进行创新,同时也能自己制定一个好的学习目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好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的渗透,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在高一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课堂中,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更有利于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
老师在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规划时,老师要把历史教学中的内容与目标结合起来做一个规划,同时还要根据这个规划制定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个规划和教学方法来规避掉历史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差错。在历史教学课程中,老师还要考虑历史教学的学科特征和为了达成核心素养渗透这一目标,再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来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当然这个过程还要结合到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实际需求和自身的认知能力之后,老师再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2]。
比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这节课程的学习中,老师首先要对清末这一时期的背景做一个交代,把当时国家所处的内忧外患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同时还可以收集多种材料,对当时的环境进行一个具体的分析。当这些材料给学生进行展示、讲解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让学生对这一时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最终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来说还可以大力挖掘这一时期所蕴含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在这样的教导方式下,能够更好的渗透出核心素养来培养学生,同时学生也能对当时的历史事件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论和分析,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二)完善历史课堂的教学
在新课改的要求和推进下,课堂作为渗透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在老师对学生开展一系列历史教学活动时,就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许多老师还是采用的枯燥乏味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更多的也是只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没有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基于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就需要老师脱离传统教学的束缚,引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探索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让学生间能够团结合作,一起探索学习历史知识。
比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这节课程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找寻这节课程有关的资料,可以分小组进行,接着小组进行讨论、学习,最终小组派出一人对全班同学分享小组所讨论出的内容和结果。这样可以让全班同学参与到寻找辛亥革命的各种资料中,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对这节课程的知识学习,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辛亥革命这一时期的背景,新政在这一时期的开展等等,同时还能对辛亥革命有一个正确、深入的认识,比如认识到辛亥革命知识推翻了君主专制,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同时也明确知道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且必须推翻封建势力等等。这样逐步的探究和分析可以让学生形成历史学习思维,进而促进学生们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历史课外实践活动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老师为了让学生拥有求真务实的学习心态,就可以开展相应的历史课外实践活动。具体老师可以让学生对一些历史文物古迹或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墙等进行参观,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去增强学生们对历史的认知能力,通过这样的举动增强学生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学生在查看或整理相关历史资料时,也能对历史问题进行一个探究、分析,进而提高他们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知和学习。对各种文物、古迹等参观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同时一定程度的还能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在亲眼见证中提升自己对历史的探究精神方面的核心素养[3]。
四、结束语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老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不断的完善历史教学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构建。同时还需要开展一定的历史课外教学活动,以此来拓宽学生们的眼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完成渗透核心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冬明. 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基于核心素养视角[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10):23-25.
[2]金海亮.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15):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