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林国辉
[导读] 德育教育工作是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关键影响。
        林国辉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中学  广东  惠州  516123)
        摘要:德育教育工作是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关键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可借助课堂内容,在课上讲解德育教学知识,渗透优秀的人文思想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成长中的各类问题,以体育精神感化初中生,促使初中生可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拥有坚忍不拔的意识。基于此,本文针对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措施进行了进一步地分析,希望可为广大初中体育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学;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措施探讨
        引言
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注意发掘教材中可作为德育教学资源的内容,虽然学生对此类内容可能比较熟悉,但在不同的分析视角下,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可从中感悟到新的道理,体会蕴含在体育中的德育精神。在室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借助各类运动,为学生讲解与此运动相关的知名人物,讲述与此类人物相关的趣味故事,从而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体育人物身上的体育精神,并将此种精神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一、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价值分析
(一)为学生学习新时代精神提供便利的途径
新时代精神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无论是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还是越挫越勇的学习品格,均可作为初中德育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德育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可为学生学习新时代精神提供便利的途径。具体而言,在教学中,学生可结合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思考视频中、图片中的人物故事,感悟人物身上体现出的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时代精神,并将此种精神转化为坚持不懈、勇于尝试的学习理念,应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提升学习的整体质量。另外,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在体育课上,可亲身体会体育锻炼的艰辛,感受杰出人物在体育锻炼的历程中所承受的痛苦以及做出的努力,从而使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拥有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为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也深知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点滴,提升学生生活的整体质量。同时,在学习各类运动时,学生也可在掌握不同运动的运动技巧基础上,学习与我国民间传统活动相关的知识,这对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为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内容往往比较单一,学生在室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性也不强。一方面由于学生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由于体育课本身的内容略显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体育课中开展德育教学活动,可为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更有效的途径。具体而言,在课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在室内应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与具体运动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此时,教师可采用合理的办法充实室内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室内教学的效果。另外,在室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室内学习的内容,为学生扩展实践学习内容,包括各类健康知识等,从而使初中体育教学在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的双重教学措施影响下,可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并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教学途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生活性特点,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应注意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性,以实践性为基础,凸显德育教育的生活性特点,全面改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效果,提升初中体育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分析
(一)重视室内教学,合理使用教学工具
初中体育室内教学必不可少,但从传统教学的角度分析,室内教学的内容往往比较枯燥,与德育相关的内容也不多。为此,在初中体育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与具体运行相关的理论知识,更为关键的是,教师可使用教学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此类运动相关的精彩赛事,将比赛的氛围带到课堂中,促使学生可在体育竞技氛围中,感受体育精神。例如,在讲解球类运动,教师可为学生介绍我国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并在讲解相应的技术动作时,利用与林丹相关的比赛视频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演示相应的技术动作,也可将德育教学的关键人物带到学生面前。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比较完整的播放一段时间的比赛视频,促使学生可在快节奏的视频中,感受羽毛球运动的魅力。之后,教师可为学生讲解羽毛球运动的国际上的地位以及相关运动员为之付出的努力,引导学生学习运动员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提升室外教学的实践性,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
体育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初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具体的运动类型,为学生讲解此类运动的运动技巧,并为学生现场演示运动的费解动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讲解此类运动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一些与我国传统运动相关的体育项目,教师可借此为学生讲解德育知识。例如,在讲解武术类运动时,初中体育教师可首先从此类运动的运动特点出发,为学生讲解武术类运动的基本运动规范和技巧。在这之后,教师可为学生讲解活跃在明见的各类武术运动的健身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例如太极运动中包含的人文思想等。借此,教师可将体育运动中包含的文化价值非常直接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可在切身体验中,感悟体育运动中的文化,增加初中生的文化自信。
(三)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具体而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积极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有些同学喜欢打球,有些同学喜欢一些比较安静的运动形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此类问题,之后,教师可选择合适的运行类型,为学生讲解不同运动之间的联系和差别。从德育教学的角度,教师可为学生讲解在面对不同运动时,如何平衡自身兴趣爱好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德育资源。此间,教师可通过提问具体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研讨包含在体育运动中的一些有趣的知识或者比赛规则。例如,教师可为学生讲解奥运会标志“五环”中包含的人文思想以及“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促使学生在此类精神的鼓舞下,可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有动力,也更能发挥出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结束语
总之,本文在分析了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主要包括:第一,重视室内教学,合理使用教学工具;第二,提升室外教学的实践性,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第三,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希望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可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具体的德育教学措施,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变通,进而切实提高初中德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玥.论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9):147-148+156.
[2]张辰.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及业余训练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2020(36):223.
[3]邓维文.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天津教育,2020(21):36-37.
[4]柴瑞.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措施分析[J].教育艺术,2020(06):54.
[5]刘春梅.刍议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20(15):28-29.
[6]万祖尧.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研究[J].求知导刊,2020(20):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