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活动育人"途径初探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邹文平
[导读]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宏观目标
        邹文平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第三小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000
        摘要: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宏观目标。在新形势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突出小学德育工作的人文精神与育人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秉持着活动育人的德育工作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学科教学提升育人实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积极的心态、美好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德育工作;活动育人
    新课改关于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六大育人实施途径,活动育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多重特点,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德育活动,贯彻落实“活动育人”的德育理念。学校相关教师应整合学科教材,提升育人实效,构建浓厚的阅读环境,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组织展开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心态;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结合学科教学,丰富德育活动的素材
        小学阶段的学生各种思想意识还没有成型,是品质道德形成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探究精神、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为了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育人实效,教师应整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力求达到一课一活动的教学设计与活动[1]。教师应将德育活动与学科教学相融合,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践行活动育人理念,丰富教学资源。
        受素质教育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科教材在编排的时候就包含了一些德育内容,教师应依据学情,将学科教学中有关德育的内容整合归纳,为德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素材。以环保教育举例,环保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但是在学科教学中并没有着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篇章,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活动育人的方式,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环保意识,对小学生而言,关于环保的认识比较浅薄,生活经验的匮乏让学生意识不到资源节约与珍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如果用以前的说讲法进行教学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各种话题与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明确节约资源的意义,并帮助学生树立环保参与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地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与生活智慧。教师要明确,只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让教学具有针对性,达到德育的现实效益。
        二、开展德育阅读,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瑰宝,学生可以在阅读国学经典的同时领略先人的智慧与哲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还能让学生的情感、思想得到发展,心灵变得更加强大,整个人朝着向上向善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心灵和智慧的全面提升[2]。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经受着古典文学的熏陶,自身的精神素养得到净化与升华,其言行举止也在无形中接受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染,一言一行中透露着民族的特质。学生的生长环境对学生的为人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师应用文学经典中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心智,滋润学生的心灵。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讲解完必要的教学内容之后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开展德育活动了,那么教师就可以把德育教育延伸到课下,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学生的德育知识,延伸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3]。以安全教育举例,尽管学科教学中对生命、安全做了重点教学,但是相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学内容比较生硬,理论性、书面性较强,不便于学生理解吸收,那么教师就可以推荐《小猫头鹰的烦恼》《汤姆走丢了》《聪明的小白兔》等故事绘本,帮助学生形成安全的意识,掌握“安全”的诸多技能。
        三、组织游戏活动,培养积极心态
        德育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教学,匠心独具的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小学生好动性较强,一味地课堂教学会埋没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教学条件,为学生设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4]。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为擅长跳绳的师生编排花样跳绳,作为学生大课间的活动内容,这项游戏活动的安全性较高,操作难度较低,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上手,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活动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快乐成长。通过课间游戏的开展,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节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陶冶师生的情操,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意,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良性竞争意识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促进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
        四、开展社团活动,养成美好情操
        社团活动是德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主要促进形式,教师利用社团活动除了可以达到德育目标,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健美操活动是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体态的重要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对学生正确的形体姿态与良好气质形成有着积极作用,另外,健美操多为集体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健美操,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社团活动,秉着自然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身体的律动,净化自己的心灵,驱散自己内心的郁结,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组成合唱团,组织排练《保卫黄河》《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红色歌曲,在合唱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除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与美感,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艺术小舞台和社会大舞台中的角色定位,感悟自己对集体生活的责任,充分发挥合唱团的育人功效。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学生可塑性较强,学校、教师应抓住这个机会,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贯彻活动育人的理念,从学科教学、阅读活动、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多个角度拓展学生的视野,无形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道德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主动思考如何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德育基础。
参考文献:
[1]达秀英. 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活动育人视野下小学德育之浅思[J]. 教师,2020(21):16-17.
[2]陆艳芳. 渗透无痕,育人无声——小学德育活动探究[J]. 智力,2020(24):139-140.
[3]杨蓉. 巧用资源提升小学德育活动育人实效[J]. 现代教学,2017(19):54-55.
[4]肖国安 主编. 芷江侗族自治县教育局 举行湖南省小学德育课程教师教书育人风采竞赛活动. 湖南教育年鉴,湖南地图出版社,2017,681,年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