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高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蓝海燕
[导读] 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蓝海燕
        (博罗县罗阳第五小学 广东 惠州 516100)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其中,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成为了难点之一。教师开展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小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质量,从而使教学方式得到创新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阻碍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因素,并且提出几点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加快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前进的步伐。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
        引言
        目前,我国一些小学不重视对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较强,教师的解决问题教学方式有待优化,教师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不够充分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然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自主解答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小学高年级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注意提高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1.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提高小学生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数学解决问题一般具有较大的难度,并且所占整张试卷的分值较大,所以,学生为了取得较高的数学成绩,应该提高解答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数学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对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具有现实意义。最后,一道质量较高的数学解决问题一般涵盖了许多数学知识点,可以全面地考察学生对于这些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
        2.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
        2.1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较强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数学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较强,教育理念过于陈旧,不能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上,一些数学教师总是习惯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缺乏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利于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进行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能力,对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道路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2解决问题教学方式有待优化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或是教师的备课时间不足,一些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解决问题时,讲解思路混乱,内容单调。这些教师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将整个解题过程毫无头绪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还有一些数学教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总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自己做题上,没有总结学生做错的题目,从而忽视了集中讲解做题思路的过程…这些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做题方法,从而难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2.3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不够充分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只是为了过度地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锻炼。一些教师在讲解数学解决问题时,总是习惯将数学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提高了教学速度,但是,小学生正处于培养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对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锻炼,难以帮助小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学生难以形成自己解答解决问题的思维。


        3.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措施
        3.1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解决问题时,虽然在课堂中认真听了教师的讲解,然而在自己解答解决问题时,仍然找不到做题的思路;还有一些学生在做解决问题时总是习惯于看着答案做题,形成了自己已经掌握做题方法的错觉。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是由于小学生过于依赖于答案和教师的讲解,从而缺少独立做题的经验,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好数学知识。
        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为例,数学教师在教授“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时,由于百分数与分数在应用中具有相似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分数之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百分数。例如:一家农场喂养了山羊60只,绵羊比山羊多2/5,绵羊有多少只?教师在讲解这道分数解决问题之后,可以将其改编成饲养组有山羊60只, 绵羊比山羊多40%,绵羊有多少只?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解答这道百分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
        3.2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方法
        相比其他学科,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本中,数学定义和公式的数量都是有限的,数学解决问题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应用这些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小学生遇到一道不会做的数学解决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详细讲解,同时给学生布置一些同类型的或者运用相同知识点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巩固解题思路,掌握解答数学解决问题的高效方法。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五单元为例,数学教师在教授“分数的意义”一课时,该课的教学目标是教授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并且学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但是,一些学生在做该课的解决问题时,无从下手。例如:在花园中,松树占总树木的1/6,花园中大约一共有120棵树,那么松树有多少棵?在此类解决问题中,教师应当教授学生找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此题是已知整体,求部分,从而整理出解题思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方法,教师应该紧接着找出一些类似的分数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共同点,找到解题思路。
        3.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中,许多知识都是理论性较强,数学解决问题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挑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解决问题进行讲解,便于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
        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一单元为例,教师在教授“圆”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解圆的周长和面积。在教学关于圆的解决问题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有一个空心圆,内部小圆的面积是41平方厘米,外部大圆的面积是82平方厘米,空心圆的宽是多少厘米?这是一道相对具有难度的题,为了使题目贴近于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想象,教师可以将“空心圆”换为“花坛”,花坛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将题目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便于从抽象的题目中找到解题思路。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提高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质量,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提高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教师推进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进度,创新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解决问题时,应该改善目前数学课堂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巩固解答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解答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丽艳.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探析[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30):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