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
凤阳县大庙镇中心小学 安徽凤阳233102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经常使用生活化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由于部分老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认识不够全面,没有将数学和现实联系起来,导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误区;教学策略
引言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实现生活与教学的衔接,而且生活与教学结合过于片面,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生活化教学的教学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生活化学习能力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会刻意地深入研究,更没有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而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无疑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学习思路。借助生活化学习,利用生活经验解决知识,无论从学习效率还是学习质量上来说都要比传统的学习方式好很多。
(二)让知识联系实际
学生学习数学这样的通识类科目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利用自身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教版的《小学数学》的二年级教材中,我们也的确能清楚地看到编纂教材的相关部门在编写教材时也的确是在朝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这个方向努力。其次,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也是为了减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抵触心理。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几乎与生活都是脱节的,虽说对学生的学习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但从学生的普遍反映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数学学科的知识比较困难,而且脱离实际。因此,把数学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生出一股亲切熟悉的感觉,从而减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的抵触心理。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误区
(一)生活化教学表面化
生活教学表面化,是小学数学教学在应用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一些学校为了应对检查,在教学中少量添加生活实例,这种流于表面的生活化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比如一些教师在讲解数学题时,往往将简单的知识复杂化,使得解题过程繁琐杂乱,不利于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问题的主次,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研究,避免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学习效率降低。
(二)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单一化
虽然说生活化的教学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推动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生活化教学的融入是扰乱课堂秩序的始作俑者,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年龄较大的教师,他们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在对于生活化的运用往往流于形式,学生面对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
研究。
(三)生活化仅体现在课堂中
大部分数学教学都在课堂上,在课下,教师往往会留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虽然当前信息技术发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音频和图片,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事物,但是在这种呈现方式下,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课堂中,学生难以真正的理解知识,因此,教师要想实现教学生活化,就要将其贯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在课下,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三、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课程延伸,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除了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程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延伸,增强其课后实践力度,使学生彻底掌握数学知识,并且将其合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例如,在进行“长与宽测量”的教学时,当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后,可以为其布置测量家中家具的课后作业,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能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意识.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能够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此外,还能使其增加与家长的互动,丰富其课余生活.最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巩固其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
(二)明确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当下,有一部分小学教师在实施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时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即只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生活化,在“面子工程”上做足了工夫,同时向外界做出一副兢兢业业的模样来彰显自己的业绩,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努力。针对这点,教师应当牢记生活化教学是要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发挥联想,将其与教材上的内容联系起来,仔细思考这一事物或者现象与教材上的内容有什么具体的联系,然后再去思考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价值。
(三)科学使用教学生活化模式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因此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要选择小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场景,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根据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动态调整。(2)要确保使用生活场景的真实性,数学相较于人文科学,要求具备严谨性和科学性,是非分明,不打折扣,夸张的手法在数学教学中不具有可适用性。一旦教师使用不正确或者胡编乱造的内容进行授课,就将对学生产生误导,当学生真正接触相关正确知识时,就会导致学生产生长时间的困惑和烦恼。
(四)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作业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练习形式,结合教学内容,设置调查类、观察类、动手操作类的生活化作业,引导学生深化和掌握数学知识,不断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段计时法”一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出租车的收费标准,计算了从家到学校这段距离中所需花费的金额。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知识相对简单,而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说常用。利用生活化教学不仅能把数学知识同生活实例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用丰富多样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希望各位小学数学教师能基于上述研究继续探索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教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斌礼.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78-79.
[2]黄林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66.
[3]戴春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9(23):105-106.
[4]白克垒.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66.
[5]叶玉蔚.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0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