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莎亚
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一小学 32560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成熟,增加了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的任务和要求,更加重视对小学生个人品德额引导和培养。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重视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学生规范行为标准,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小学班主任要不断的深入创新意识与班主任管理思想和教育观念相结合,创新出更加适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小学生的德育观念。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实施措施
小学教育在学生整个教育阶段,处于一个基础和开端的阶段,对学生整个教育生涯的影响是重要的。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小学班主任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小学生的评价标准,依据学习的好坏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个人品质的引导。新课标课程的指导下,要求班主任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采用积极有效的鼓励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道德观念,并不断的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发展。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使用当下对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和教育班级时,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并结合新课标课程的要求,不断创新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在意识形态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在道德观念上,对正确的和错误的道德行为没有清楚的定位和划分,出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只是单纯的模范大人的行为。因此,在小学开展德育教育课程,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是非观念,让学生对这个社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还可以在学习中,规范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班主任要不断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利用创新精神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不断的鼓励并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取向,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1]。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进行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措施
(一)重视学生的心理成长变化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引导的过程,引导学生的心理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学生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遇到烦恼事情的时候,或者遇到其他小情绪事件的时候,班主任要积极的采取应对的措施,关注学生的心理,充当学生的“心理医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2]。
例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班级内的学生在校园活动当中,都孤立另一位学生,此时班主任要进行及时地干涉,通过采取私下谈话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向学生了解为什么孤立另一位学生的原因。因为学生本人比较内向,刚开始的时候不愿意与同学进行玩耍,久而久之,全班学生就不愿意叫学生一起玩耍了。
此时班主任要对内向的学生进行开导,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开导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在班级中,要积极展现自己,与班级学生结交成朋友,并在生活和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玩耍,共同成长,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到班级的大家庭当中。针对其他学生,班主任可以开展组织一场“班级大家庭”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利用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帮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大家庭当中,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二)通过学习来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意识
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小学班主任通常也是小学生的任课教师。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当中,不断的渗透小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通过学习教育,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3]。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同时也是小学生的班主任。在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数学班主任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做题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当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以鼓励学生先向旁边的学生进行求助,旁边的学生对求助的学生进行讲解,并将相关的计算方法告诉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计算当中所遇到的困难。数学班主任要对学生帮助困难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作出鼓励,并将学生的行为作为班级的榜样,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品质,并告诉学生不仅在数学课上要这样,针对其他学科学习的过程时,也要帮助身边遇到困难的学生。这样既引导学生建立团结友爱的道德观念,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三)制定目标激励学生的德育成长
培养学生的道德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应采取正确的教育行为,来不断的激励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建立[4]。例如可以定期为学生制定小目标,让学生进行完成,在完成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在制定出更好的目标等等的行为,来不断的激励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比如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做善事”的目标,督促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在过马路的时候,搀扶着同行的老奶奶一起过马路等等的行为。当学生完成目标中的规定时,班主任可以奖励学生一朵小红花,并鼓励学生完成更高的目标,不断的获取更多的小红花,通过不断的激励学生的行为,来引导学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心智和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对小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并不断的深化教育改革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利用有效的鼓励手段,来培养小学生积极阳光的心理,培养学生自信的特征,并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规范学生的行为标准,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向发展,不断的激励学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欧阳善书. 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文渊(中学版), 2019, (6):424-424.
[2]陈小丹. 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新课程, 2019(13):221-221.
[3]李欢年.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20(7):85-85.
[4]黄火明.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