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实践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黄丽梅
[导读] 近十年来,我国农村教学工作取得明显进步
        黄丽梅
        广东省博罗县响水中学  广东省 惠州市  516100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农村教学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在初中德育教学中,教师融入创新的教学方式结合当地方农村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实施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德育观念,完善学生的道德准则。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农村教学工作者亟需解决,从而确保农村初中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本文从农村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具体实施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何完善农村初中德育教学,为广大的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资料。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教学;实施途径
        引言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知识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完善学生的道德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规范学生的行为标准。而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教师虽然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农村学生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教学设施的影响,与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会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建立。
        一、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农村德育教育工作不同于城市,学生的成长环境大不相同。一些乡镇农村的家长长期外出打工,疏于对学生的教导,学生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基础,传统的教导学生德育理论知识,农村初中学生难以理解德育知识内容,导致德育教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因此,需要教师改善教学方式,符合农村学生的理解方式,提高德育教育教学效率。
        (二)教学目标存在问题
        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往往会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情况,在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讲解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长此以往,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乏味感,从而失去对德育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德育教学的工作开展,同时学生也难以在教师的讲解中形成具体的德育认知,是德育教育失去意义。
        (三)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初中的德育教学内容,以德育理论为主要的目标,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等。而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认为这些课程与实际生活没有太多关联,不利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脱离生活实际的德育知识,会让德育教育显得过去形式化,难以给学生带来有效的帮助,无法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使得德育教育工作进展缓慢,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德育教学生活化内容
        德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缺乏对德育知识的具体认知,导致德育教学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需要教师创新教方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德育知识进行生活化展示。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时,教师在网络中寻找传统道德在生活中变现的相关视频,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教师在每段视频播放完成后,要对学生提出德育知识问题,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能力,如视频画面中出现一位步履阑珊的老人正在过马路,这时走过来一位年轻人将老人从马路的对面扶了过来,老人表示感谢的招了招手表示感谢,年轻人微笑着说“不用客气。”当学生观看完这段视频,教师提出问题“视频中内容体系了哪种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学生会回答“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视频继续播放,画面中出现一片绿色瓜田,一个小朋友在跟随大人的脚步进行收获,这时,小朋友发现一个又大又脆的瓜,他摘了下来,没有马上吃,而是递给自己的母亲,让她先尝一尝,母亲吃了一口说“真甜!”小朋友高兴的跑开了。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观看这个视频,我们能发现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学生会说“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对德育知识认知,从而将德育知识全面展示,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增强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效率。
        (二)树立生活化德育标兵,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教学的积极性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会对一些影视明星和体育明星当作偶像,在某些方面都会模仿偶像的行为,而教师树立生活化的德育标兵,是给学生建立德育“偶像”,让学生在建立品德过程中有效仿的目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争当德育标兵,调动学生的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热爱劳动”的德育教育课程时,教师对学生家长进行走访调查,选择出生活中劳动标兵。将他的事迹写成板报,刊登到教师黑板中,同时也可以劳动教育课程中,由劳动标兵进行发言,讲述自己的劳动经验以及劳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如何热爱劳动,教师对活动劳动标兵荣誉的学生进行奖励,并邀请他们讲述对学生的教育经验,提高家长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确保家长在生活中对学生也能够开展德育教育。树立生活化道德标兵的教育方法,能够起到“偶像”的作用,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认知,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教学的积极性,也能够建立以学生为目标的德育教学理念,明确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方向。
        (三)开展德育生活化的主题活动
        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提高学生德育教育认知的重要方法。而农村初中德育主题活动要充分考虑农村特性,开展以农村生活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如,每年村镇都组织开展不同内容的文艺演出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根据学生的特性,编排不同的演出节目,喜欢唱歌学生,可以组织成合唱团,一起进行合唱演练。而喜欢跳舞的学生的,可以组成为舞蹈队,进行舞蹈演练。通过乡镇的文艺汇演活动能够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营造展示才艺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养成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乡镇中的孤寡老人进行慰问活动,如帮助孤寡老人打扫房屋卫生, 秋收时节帮助老人进行简单农田劳作,为老人送去温度,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德育教学工作。利用生活化主题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教学参与性,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德育教学实践性,提高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受到教育环境、学生家庭教育背景、学生德育基础等几个方面影响,难以发挥最大的效果,因此,需要将德育教育方式进行生活化转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德育教学生活化内容,树立生活化德育标兵,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教学的积极性,开展德育生活化的主题活动,提升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教学的工作效率,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道德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吉荣.农村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新智慧,2020(08):42.
        [2]冯菊梅.试论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实践[J].新课程(下),2019(12):32.
        [3]李斌.均衡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04):42.
        [4]冯菊梅,赵勤.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19(01):10.
        [5]凌秀雯.深深桑梓情,悠悠育人心——例谈顺德乡土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运用[J].教师,2020(27):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