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琦
重庆市酉阳县实验中学校 409800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更是全体科任教师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相比科任教师,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是班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与健康生活的全权负责者。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明文规定了班主任的基本任务,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身心健康的公民做出基本保障。因此,班主任需要利用有效的管理技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三观”及心智还在初步发展阶段,缺少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加之许多学生比较叛逆,班主任如果不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不仅无法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现阶段,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初中班主任在强化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优化与创新班级管理的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帮助。
1人性化管理,归还学生自主性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班级管理不能再由班主任一手包办。班主任要及时采纳学生的想法,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学生分配任务并给予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和决定权,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心比心体会班主任的辛苦,提高他们对班主任工作支持的力度,同时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班干部的选举中,班主任要适当放权,参照民主选举,使用匿名投票的形式,人手一票,让班级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感。对于活泼大胆的学生,也要鼓励他们自我推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但归根结底,班干部选举要本着自愿、公平、公开的原则,既能让每个人都能有被选举的机会,也能让每个人都有选举的权利,保障班干部为大家所认可。在之后的任用期间,也要设立一定的考核制度,将监督权力下放给全班学生,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而非“学生的背叛者”“教师的狗腿子”。类似这样的人性化管理归还了学生的自主权,班主任不再是“保姆”式管理,而是一个“掌舵者”,把握班级管理的方向,但不限制学生的自主权,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尊重与信任,能够大幅度提升管理效率,同时也为德育提供了潜移默化的环境。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握好对待学生的分寸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心理变化莫测,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许多学生会因为班主任管理的方法不对或对管理有一定的怨言,而出现不服从管教的情况。这也就会影响到班级管理的质量。对此,班主任应该积极转变管理观念,不能还是用过去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要注重“以德服人”,在班级管理中坚持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对待学生的分寸。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予以密切关注。这是由于很多初中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在面对一些挫折、不好的事情时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就会在心理上增加一些负担。这时,班主任要与学生及时地进行沟通,了解具体的情况,对其心理进行引导。班主任不能在班级管理中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关注学生的身体情况、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另外,班主任还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家庭环境不好等原因就区别对待,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当然,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班主任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耐心倾听,给予理解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并非以自身威严和条条框框来约束学生以达到教学目的,而是能够和学生做朋友,成为学生身边的人,有着高效且无障碍的沟通。无数次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那么也会连带着喜欢他所教授的那门课程。同理,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一个班主任,那么也会连带着热爱整个班级。因此,教师应当在沟通过程中与学生交朋友,在沟通时耐心倾听学生们的意见和看法,明确青春期的孩子们想法不成熟是常态,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同时,教师也应当正视学生们的思想,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对学生有针对性进行引导和教学。班主任应当努力靠近学生们的生活,把自己年轻化,通过学生们较为熟悉和喜欢的方式来进行了解和教导。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和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和心理障碍,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建议和帮助。
4及时与家长沟通,促使家长与学生共同成长
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单纯是学校以及教师的事情,学生家长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不能将所有管教学生的任务一股脑推给班主任,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了,班主任就应该管我的孩子。现阶段每个班级的学生定员基本上都在50人左右,班主任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凭一己之力照顾到所有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求知欲及探究心理都特别强;同时初中学生又有别于小学生与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班主任既不可能像小学生一般每日看护,更不能像大学生一般完全脱离视线。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家中生活学习与在学校生活学习的时间基本上等长,这就更要求家长在学生在家时尽到正面管教的义务,辅助班主任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学习生活能力均可以得到提高。例如,初中学生小刚,小刚的父亲早逝,母亲是清洁工人。小刚特别懂事,在学习上从没让母亲操过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后来小刚学习成绩突然大幅下滑,并且班主任老师发现小刚在课堂上有溜号走神的情况,对此,老师对小刚进行了家访,这时老师才知道小刚的母亲在清洁马路时被过往车辆撞伤,需要在家休养一段时间。为了方便小刚照顾母亲,老师将自己的房子让出一间给小刚和母亲居住,同时还对小刚的学习进行指导,老师的这种行为感动了小刚母亲,小刚母亲身体恢复后,主动去学校做义工。小刚母亲表示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小刚一起进步。老师的这种行为也感动了学校领导,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5树立好自身榜样,发挥表率作用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使得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会存在一定的差别。由于初中生心智发育不成熟,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功过判断十分简单。因此,班主任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做好表率作用,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专业知识去影响学生。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接受与服从班主任的管理。这可以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主任要做到自己不想去做或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应该强求别人去做。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身体力行,要做到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使学生可以在自身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正确地待人处事。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和学生进行沟通并非易事,班主任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准方向,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谷炜.试论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运用沟通艺术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141.
[2]曹小丽.浅析提升初中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184.
[3]郭俊菊.关于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7):108+110.
[4]徐友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183.
[5]李秀清.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探究[J].神州(上旬刊),2018(02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