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沙慧敏
[导读] 短跑在小学体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训练小学生的爆发力和腿部肌肉力量
        沙慧敏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第一小学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短跑在小学体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训练小学生的爆发力和腿部肌肉力量。蹲踞式起跑是小学体育短跑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姿势,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短跑的要领,从而更好地完成短跑训练任务。本文对蹲踞式起跑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蹲踞式起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短跑项目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其他跑步项目相比,短跑项目具有一定的优点,能够更好地稳固住双脚,从而快速启动完成跑步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蹲踞式起跑来改进短跑起跑要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短跑起跑技术,使起跑项目能够在学生的体育学习中发挥更好地作用。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蹲踞式起跑技术,不断地积累相应的经验,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一、小学生蹲踞式起跑技术的特征
        1、蹲踞式起跑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掌握其中的复杂技术,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需要小学生反复对简单的体育训练动作进行练习,才能够更好地完善动作技术要领,逐步掌握相应的训练能力。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小学生采用更加有效地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反复练习,从而更好地进行训练方法上的改进。因此,在开展蹲踞式起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体育基础进行充分地考察,从而更好地完善自身的起跑方式和起跑意识,使起跑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地完成,努力开发更多小学生感兴趣我的起跑方式,并且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帮助小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起跑意识。在蹲踞式起跑训练的过程中,短距离的重复跑和加速跑能够拥有强大的密度和练习强度,避免训练的枯燥性。
        2、学校可以尽可能地为小学生提供起跑器,使小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起跑器的作用,使起跑器能够得到充分地使用,使学生体会到起跑器在蹲踞式起跑训练中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以及对起跑我的训练作用。
        3、通过蹲踞式起跑训练,小学生能够在起跑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更好地完成起跑动作,减少在起跑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帮助小学生在短跑比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在蹲踞式起跑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个起跑动作细节进行分解,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遵循相应的动作技术要领,使小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起跑我的基础技术,充分遵循先易后难我的原则进行起跑训练,使蹲踞式起跑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起跑训练中的作用,使起跑训练能够更好地完成,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起跑技术训练。
二、小学生蹲踞式起跑的正确姿势
        小学生在起跑过程中需要正确掌握起跑姿势,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起跑任务。错误的起跑姿势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错误的引领作用,以你在小学生蹲踞式起跑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正确的姿势进行。蹲踞式起跑正确的姿势包括一下内容:“各就位”、“预备”、“跑”。
        普通式起跑器在安装过程中能够充分掌握相应的要点,因此在开展起跑之前需要首先固定好起跑器的位置。起跑器的距离离起跑线大约为一脚的距离。后起跑器同前起跑器之间的距离大约为一脚半,因此两个起跑器平行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前起跑器和后起跑器同地面所成角度也各不相同,前起跑器与地面之间所成角度为45度,后起跑器与地面所成角度为75度。
        “各就位” 的过程中,两只脚前后踏在起跑器上,双腿呈屈膝方式,两手指尖撑地,放在后起跑线的位置上,掌心向前,身体的重量全部落在后膝以及两手两脚上。
        “预备”的过程中,后膝离开地面,臀部抬到高于肩膀的位置上,起跑信号响起之前就重心向前倾,做好起跑的准备。
        枪响或“跑”的过程中,全身呈冲刺状态,两只手离开地面迅速摆动,两脚在起跑器上快速蹬离,后腿同前腿充分蹬直,跑出之后身体前倾,进而快速完成起跑任务。


三、小学生教学时可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1、教师在开展蹲踞式起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进行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的示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善自己头脑中的蹲踞式起跑技术,从而使学生的蹲踞式起跑训练能够更好地开展下去。
        2、教师在进行动作分解的过程中,需要从手到脚开展相应的动作分解,使分解动作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三个口令,“各就位”,“预备”,“跑”。
        3、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做出完成的动作,学生在完成动作之后才能够做出下一个动作,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动作错误进行纠正。
        4、同学可以通过相互喊口令的方式进行起跑动作练习,一位同学帮助另一位同学进行动作练习,一只手放在臀部,一只手放在肩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前倾的感觉,进而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找到相应的感觉,同学二人可以采用互换的方式来前后移动,从而使角色对调,进一步展开练习。
        5、通过多种姿势进行起跑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技能。
        6、通过集体训练的方式找出同学中有动作错误的个体,对其进行纠正,注意观察同学的动作,注意做到整齐划一。
四、蹲踞式起跑教学中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蹲踞式起跑的练习方法和手段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学生需要在练习中拥有良好的反应速度,因此起跑加速是短跑训练中较为困难的部分,起跑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充分影响到起跑后的加速跑,从而需要学生具备动作上的灵敏性,更好地完成对相应的位移和速度;其次,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能够充分考虑训练的可行性,使学生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利用蹲踞式起跑完成相应的起跑任务。常用的手段包括:1. 俯卧撑(用手指尖支撑地面);2. 低支撑高抬腿;3. 原地腿支撑、 抬臂、 抬腿配合练习;4. 蹲踞式跳沙坑;5. 低支撑站立式起跑练习;5 步跑的节奏;6. 蹲踞牵引跑。
五、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在起跑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训练自己的身体技能素质,还要开展对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教师要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蹲踞式起跑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对学生的蹲踞式起跑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更好地完善学生对蹲踞式起跑的训练效果,而不必按照专业运动员那样进行相应的训练。
        2、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有效性,进而能够更好地做好“预备”动作的要领。
        3、在完成起跑动作之后,加速跑同两腿跑之间需要采用后蹲的方式进行频繁加快,进而采用重要的方式完成对步频和上体力量的训练。
        4、一些学生在起跑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起跑无力的现象,因此在起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借助相应的力量加大阻力,进而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全蹲向上跳起运动。
        5、抢跑。学生在起跑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过于紧张的情况,由于起跑过程中的重心前移,很容易在起跑的过程中出现投机取巧的思想,而造成抢跑现象的发生。为了克服学生的这种抢跑现象的发生,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起跑心态,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起跑的过程中,充分明白起跑的意义,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从而更好地完成起跑任务。
六、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采用更加有效地方式总结训练经验,教书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打造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短跑训练任务。
参考文献
[1]陈鹏. 蹲踞式起跑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考试周刊, 2013, 000(004):110-111.
[2]彭军. 学习动机理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水平二(三年级)蹲踞式起跑新授课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 008(014):154,156.
[3]黄德成. 小学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及反思[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6):P.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